第223章 打臉的正確方式(1 / 2)

張晨目前並不想投資馬勻,前世的支付寶事件讓張晨對馬勻的信用評價並不高。

固然這件事中有政策因素在裏麵,但並非沒有更加公平的解決方案。然而馬勻抓住合約的漏洞悍然違約,把阿裏巴巴最優質的資產全額掌握在自己手裏,完全不顧合作夥伴的利益,還是讓大多數人對馬勻的手段心存顧忌。

其實張晨一直以來都很反感所謂商業道德的法,商業是一個概念的集合體,並不是一個自然人,並非實體,怎麼會有道德或者不道德的法?

但商業沒有道德屬性,不代表商人就可以沒有道德。

商人最重要的道德隻有兩條,賺錢和誠信。

誠信,最大的表現就是契約精神。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可以在談判階段唇槍舌劍機關算盡,但隻要簽訂了協議,就應當按照協議執行。見利忘義,是商人之大忌。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人矣。

而且,現在的馬勻,還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價值,目前國內的網絡環境也不成熟,還要再等幾年。如果到時候自己經過考察和嚴密的合約設定,有信心把控馬勻,在他困難的時候當個大股東坐收漁利也不錯。但如果經過幾年的考察,還是覺得風險過高,那還不如自己另找團隊,哪怕自己親自出麵,搞一個新的淘寶帝國,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張晨隻是靜靜的聽,偶爾附和一兩句,並沒有發表太多的看法。

任易倒是聽得聚精會神,馬勻的口才非常好,感染力極強。雖然現在他沒有後世“創業教父”的光環加成,更沒有那份成功帶來的淡定從容,可卻多了一分主動和熱情。

馬勻現在正處在逢人便互聯網的時候,難得能找打兩個願意聽他,而且能聽懂的聽眾,再加上其中一個對於現在的馬勻來,隻能仰望的大咖級人物。馬勻有心表現,自然更是舌燦蓮花。

誰能想到,自己晚上沒事,在東交民巷的酒吧裏,居然能碰到張晨?

馬勻注意到張晨並沒有過多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入寶山又豈能空手而歸?因此馬勻完了自己的創業思想,主動問起張晨的看法。

張晨原本隻是敷衍,但看到馬勻如此不屈不撓,也有些感觸,作為真正意義上國內互聯網第一批先驅人物,能夠活到二十年後還成為行業大咖的,可以少之又少。看了現在的馬勻,張晨就明白了為什麼他能獲得成功。

因此張晨沉吟了一下,“馬先生,我挺讚同你的觀點的。但你現在認為ISP會是未來最大的創業熱點,對此我倒並不是很讚同。”

馬勻精神一震,“哦?為什麼?”

張晨組織了一下語言,“首先,ISP作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資金投入過大,不是個人創業者所能負擔的。同時,由於它的高投入,所帶來的成本壓力,也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把上網資費降低到大眾可以接受的水平,想要收回成本,可以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