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零失敗(第一更)(2 / 2)

貝蘭克芬仍舊感到不可思議:“矽穀現在每個月都有上百家公司成立,也有上百家公司倒閉,就算風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豬都吹起來,你選擇企業的眼光實在太準了。”

張晨喝了口咖啡,搖頭笑道:“沒有那麼玄,更多的投資人其實都是被創業者的種種奇思妙想晃花了眼睛,隻要抓住未來的發展趨勢,選擇一家走在正確道路上的公司,並不難。”

“拿duble lik舉例,對這家公司的投資申請是你們給我報上來的。我對這個項目的投資邏輯其實非常簡單。”

“第一,看趨勢,現在互聯網行業的盈利模式普遍不明朗,但我判斷,廣告將是互聯網未來最重要的贏利點。那好,我有必要投資一家廣告公司,這是前提。”

“第二,看技術創新力,是否有顛覆當前行業的能力,dublelik在這方麵做得不錯,互聯網廣告公司本來就是新興產業,而在你們的報告中,我能看到dublelik在技術上是領先的,甚至領先整個行業一代的時間,這就很有意思了。”

“第三,看創始人團隊,你們給dublelik的創始人團隊的評分非常高,而且他們的結構也非常好,三個創始人中,一個可以提供管理和資金的支持,一個可以提供技術,而另外一個則在市場和營銷方麵非常擅長。三人的私人關係又非常好,相互磨合多年,此前又曾經有過共同創業近三年的驚豔,dublelik是他們的第二家公司,這些因素共同組合起來,明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創業團隊。”

“那麼,有了這三點,我當然會投這家公司,事實證明,這是一筆成功的生意。”

貝蘭克芬有點疑問:“dublelik最初我們隻想要投兩百萬百分之十,但你卻批了五百萬百分之三十,這又是為什麼?雖然從股權上得到了好處,但風險也更大了,萬一失敗,損失豈不是更大?”

張晨輕笑一聲:“勞爾德,並不是投資越少,風險越,我們需要分析創始人到底需要多少資金。你隻投給他兩百萬美元,從金額上來,我們最多會虧兩百萬。但你要明白,互聯網廣告這個行業不止我們看好,類似dublelik這樣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他們雖然現在沒有dublelik的這些優勢,但如果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投入,縮甚至反超dublelik並非不可能。你要記住,互聯網不同於傳統行業,這是一個贏者通吃的時代,沒有第三名或者第四名的活路,甚至第二名都會如履薄冰。我們給他們兩百萬,虧掉的可能性是50%,可是給他們五百萬,虧掉的可能性就隻有0%。”

貝蘭克芬大為佩服,雖然張晨的很輕鬆,但任何一點,都要下很大的功夫去調查研究,就拿趨勢來,能夠下“廣告將是互聯網未來最重要的贏利點”這個判斷,本身就非常不容易。

不止要有領先行業的眼光,還要有足夠的信息分析能力,更要有超人的魄力。

“Bss,我明白了,那麼,你需要我去負責這三塊業務中的哪一塊?”貝蘭克芬心悅誠服,之前的那一點猜疑早就已經不翼而飛。

? ?九十年代杜邦這種公司,在中國真的是賺瘋了,不用那時候,就算現在,有不少外企製造業實際利潤率在中國也吵過0%以上,隻不過大部分利潤都通過管理費、技術使用費等名義轉到了國外總部。

? ? 製造業利潤低沒錯,但這也是近八九年的事情,往前推二十年,看看000年左右的富豪排行榜,幾乎一水兒的工業製造業起家的富豪。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