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華安投資(第一更)(1 / 2)

淡馬錫誕生於七十年代,李家坡政府以私人名義注冊了淡馬錫公司,負責管理部分國有資產和對外投資。

但主權基金這個概念,也是在九十年代初才剛剛出現,淡馬錫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從一個管理李家坡部分國有資產的管理公司成長成為一個控製上千億美元財富的主權基金公司。

在九十年代初,淡馬錫的資產隻有數千萬美元,但到了九六年,淡馬錫的資產已經超過十億美元。

但作為主權基金,淡馬錫還不是李家坡最大的主權基金公司。

成立於81年的李家坡政府投資集團(GI)是李家坡最大的投資公司,控製了李家坡幾乎所有對外投資業務,在全世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控製了數百億美元的財富。

張晨所設計的這個主權基金,基本是參考淡馬錫和GI的架構進行設計,其資金來源於外管局所控製的外儲。

實際上,在一個月前,外國局剛剛在香江注冊了一家名為華安投資的公司,注冊資本一億港幣,其設立的本意就是維護香江回歸交接過程中香江金融市場的穩定。

因此,張晨也算是借雞下蛋,華安公司本就是外管局所設立,隻是用來維護交接期的穩定實在太可惜了,不如把其改造成為有效管理巨額外彙儲備的海外投資公司對衝國內經濟的風險。

至於京都是否同意這個方案,張晨就管不了了,他做這麼多,還真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出於一名華夏人的責任。

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下,張晨現在雖然還做不到兼濟下,但以他現在的成就,至少有了話的資本。

至於聽的人是否能聽進去,就不是張晨所能控製的了。

當然,如果張晨真能促成這件事,不管他是否能夠獲得華安的股份,他的好處都是極大。

一個人在社會上,財富和影響力大多數時候成正比,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不止有獲得財富這一條。

組織促成一家主權基金的設立,毫無疑問可以極大擴充自己的行業影響力。

最重要的,是決策層的影響力。

湯淼淼抵達香江時,已經接近淩晨。

“你可真行,連Ebay上市這麼大的事情你都不回來,這幾累死我了。”剛剛下飛機的湯淼淼一見到張晨,便抱怨道。

湯淼淼也已近放暑假了,一周前Ebay上市,張晨考慮了很久還是沒參與Ebay在納斯達克的敲鍾儀式。

重要的工作在IP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是否去敲鍾並不重要。

尤其在後麵這兩年中,張晨至少還會有五到六家公司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兩個交易所的IP都會吸引大量媒體,如果每次都參加IP儀式,實在太高調了。

別以為美國就沒有陰謀論。

而且,高麗的事情同樣重要,更需要自己臨機決斷,舊金山和高麗夏季時差十三個時,太不方便。

張晨派自己的飛機去舊金山接的湯淼淼,兩人在香江會和,然後再一同回國。

兩人坐上弗蘭克開的車,張晨握著湯淼淼的手:“我聽了米拉的彙報,不錯啊,0倍的PE,首周上漲8%,比亞馬遜上市的時候收益高多了,市值已經二十五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