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率,關鍵是良品率。”鴻海的總工程師陳一飛對蒂姆庫克解釋道,“現在模具良品率太低,在ari的要求下,所有模具內外都要按照最高加工標準加工,加工難度和成本提升了不止百分之百。但實際上,裝配麵根本不會有人看到,我們認為完全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這樣良品率一定能夠提升。”
距離iBk的發布隻有幾時間了,供應鏈卻出了問題,已經接到首批五萬部iBk訂單的福士康隻交付了百分之六十的訂單,剩下百分之四十已經肯定無法按時交付。
蒂姆庫克兩周前就已經派人去鵬城解決問題,但收效甚微,這才有了這次談判。
談判剛一開始,福士康派來的代表便大吐苦水,把矛頭直接指向ari的設計部門,是由於ari設計部門提出的製造標準過高,導致良品率下降,所以才無法按時交貨。
還沒等蒂姆庫克話,喬納森艾維搶先開口道:“不行,這是你們的問題,我們提出標準,你們應該按照協議供貨,不管采用什麼辦法,決不能降低加工質量。
郭家大少郭守真作為福士康美國公司的高級經理也參加了談判:“喬尼,我很佩服你對品質的堅持。但我們還是要現實一點,且不你們會因此上漲多少成本,隻加工難度,如果福士康做不了,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幾個加工廠能做得到。標準的製定必須有可執行性,製定出的標準如果沒人能遵守,那標準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郭守真頓了一頓,“我想Zak應該和我有相同的看法。”
自從i成功後,拉到i訂單的郭守真算是為鴻海立了一大功,得到了諸多老臣的交口稱讚。郭泰銘也對這個兒子有些刮目相看,讓郭守真進入鴻海鍛煉,給了郭守真一個北美分公司高級經理的位置,負責和ari的溝通工作。
這次同ari的談判至關重要,現在誰都能看出ari的潛力,很多業內人士和學者已經開始對ari的經營模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著名記者、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在商業周刊上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探討ari的經營戰略。
“蘋果和DELL的綜合體,最有可能改變信息時代格局的新興公司,也是當今最具創新力的企業。”這是弗裏德曼對ari的評價。
郭泰銘非常明白,雖然現在ari從營業額上看,隻是一家中型企業,年營業額預期不過十多億美元。但這家公司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一年營業額翻一到兩番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搞不好,用不了五年,這家公司的營業額就會跨越百億美元大關,進入世界五百強的行列,成為鴻海最大的客戶。
原本郭泰銘想要親身前來,但島內因白曉燕被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甚至發生了規模暴亂,也影響到鴻海的日常工作。在這個節骨眼上,郭泰銘如果不在公司,不定會出什麼亂子,隻好讓鴻海總工陳一飛和公司的副總經理遊向富代表他赴美與ari談判。
郭守真這句話犯了談判中的大忌,無論你和對方老板關係多好,也不能和對方管理層的溝通中把對方老板抬出來。遊向富做銷售出身,深諳此道,一聽便知道不好。
果然,不止喬納森艾維,就連蒂姆庫克也同樣麵現不悅之色,淡淡道:“產品質量和供應鏈管控是ari的生命線,我們不會對此作出妥協。雖然製造難度比同類型產品有所提升,但ari付給福士康的費用也是競爭對手的一倍。如果福士康不願拿這筆錢,我相信藍和仁寶以及更多的E供應商會接下福士康剩餘的訂單。”
郭守真沒想到蒂姆庫克的反應如此激烈,一時間有些進退失據。
遊向富趕忙打圓場:“庫克先生,我們並不是這個意思,隻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對貴公司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ari不需要降低產品品質的建議。”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郭守真等人一回頭,卻看到張晨出現在會議室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