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第二更)(1 / 2)

張晨收購漫威並不是一時衝動,也不是卡爾伊坎所帶來的靈感。漫威這個名字,早就在張晨的目標名單之中了。

他算不上真正的漫威粉絲,但作為一個重生者,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08年以後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的漫威宇宙旋風?

自從為了哈利波特而收購布魯姆斯伯裏出版社開始,張晨便把目光盯上了這些大IP。現在這些IP還沒有多少人真正認識到他們的價值,是真正的一本萬利。

到大IP,漫威當然是不能錯過的。事實上,張晨最初目光盯向的是華納旗下的D。

D目前在北美的占有率遠遠超過漫威,旗下超級英雄的受歡迎程度更是比漫威高出不止一個檔次。

張晨在佛羅裏達參與史蒂夫凱斯的遊艇會活動時,曾竟讓凱斯幫忙打探華納是否願意出售D。但華納財大氣粗,一口回絕了凱斯。

張晨隻好回過頭來繼續盯緊漫威,如果沒有卡爾伊坎這件事情,張晨可能還要再過上兩三個月出手。而現在卡爾伊坎開始狙擊蘋果,張晨也就不再等待,借勢掌控了漫威的局勢。

翻了幾百本美漫,張晨發現漫威確實是座金礦,能在未來與D的超級英雄電影爭霸中獲得大勝並不完全是運氣的原因。

的確,單論漫畫的深度,漫威確實比不上D。但D的人物太難改編成電影了,氛圍也太黑暗了。想要獲取成功,必須要“去原作化”。這是一柄雙刃劍,原作化去的好,導演選的對,能出現蝙蝠俠黑暗騎士這種神片。而如果去的不好,導演選的不對,出現爛片的幾率也很大。

去原作化必然損害一部分粉絲的感情。超級英雄電影本來就是粉絲向的作品,傷害了粉絲感情,也會對票房與口碑有一定的影響。

但漫威的作品不同,漫威的作品普遍比較簡潔明快,漫畫基調也沒有D那麼黑暗。漫威的作品改編成電影,受眾群體更廣,對原作的改編傷害也可以降到最低,提升粉絲的票房號召力。

另外,漫威除了蜘蛛俠外,沒有D的蝙蝠俠、超人這種超人氣角色在現階段雖然處於下風。但在未來超級英雄組團刷存在的時代,反而變成了一種優勢。

D正是因為傳統人氣角色太多,難以平衡蝙蝠俠、超人、神奇女俠、閃電俠等超人氣角色的戲份,弄出來的超級英雄組合正義聯盟才無法與漫威的複仇者聯盟在票房上相抗衡。

當然,也有另外的因素,諸如D由於母公司華納的存在,無法像漫威一樣掌握電影創作的主動權,以及母公司華納掣肘太多,這些都是原因。

在嚴格限製下,是很難創作出好作品的。

總之,越深入了解,張晨越確信收購漫威不會是一樁賠錢的生意,但想要如前世一般把漫威變成強大的吸金機器,卻不是那麼簡單的。

核心在於,收購後如何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