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的飛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這個瓶頸期不是業務的瓶頸期,而是管理上的。
管理一個五十人的公司,同管理五百人、五千人甚至五萬人對管理能力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張晨的能力,管理五百人的公司還算稱職,但如果是管理五千人,便會力有未逮,至於管理五萬人,嗬嗬,
偉大的公司,其奠基人必然是一個偉大的管理者。在這方麵,張晨隻能管理能力比一般人強一些,但比起諸多管理大師來,自然遠遠不及。
當然,這不代表張晨未來的成就會受到限製,畢竟管理能力隻是領導力的一部分而已。
管理就如同古代將軍用兵,漢高祖劉邦問韓信:“我能帶多少兵?”
韓信回答:“陛下不過能將十萬。”
漢高祖又問:“你呢?你能帶多少?”
韓信回答:“臣多多而益善善。”
單純從管理能力上來,劉邦差韓信多矣,但成就偉業的,卻是各方麵都不出彩的鄉間流氓劉邦。
有人,劉邦唯一的長處就是會用人,實際上,劉邦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和優缺點有充分而清醒的認知。
正因為有自知之明,他才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做到知人善任。反麵例子就是項羽,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牛逼,剛愎自用,逼走亞父範增,到最後落到四麵楚歌十麵埋伏烏江自刎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地步。
在這一點上,張晨和劉邦一樣,都對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的能力極限在哪裏,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喬布斯,就是張晨最需要的人才。
收購蘋果,除了蘋果所持有的知識產權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喬布斯。
喬布斯能夠屢次獲得成功,是因為他生就是個偉大的管理者,這種生的差距,不是上多少ba所能彌補的。
而沒有喬布斯的ari,就算張晨知道未來二十年的大勢,都未必能把ari帶到後世蘋果的規模和地位。
不定在此之前,ari就因為自己的管理問題而分崩離析了。
但以喬布斯的桀驁與反骨,不用張晨和他關係並不好,就算兩人是至交,喬布斯也不會甘於給張晨打工。想要讓喬布斯留下,全身心的帶領ari,首先就要破除他對華夏文化的偏見。
偏見來源於無知,更來源於強者對弱者的蔑視。如果在以前,別是張晨,就算是當今華夏一號讓喬布斯來華夏看看,喬布斯都未必會來。
但現在,ari徹底擊敗了蘋果,更把蘋果收入囊中,喬布斯才第一次真正把張晨當成和自己同一級別的人物看待。
因此,這個階段正是破除喬布斯偏見,讓他自己情願留在ari的最好機會。
好在喬布斯對神秘學有著異乎尋常的喜好,到神秘學,又有哪個國家能和擁有四千年曆史的華夏相提並論呢?
看到喬布斯轉身,張晨心中一喜,表麵卻不動聲色:“所謂道,是宇宙運轉的根本規則,這種規則存在於萬物之中,是萬物的根本。修煉並掌握這種規則,是華夏道家的唯一追求。”
喬布斯回到座位上,嗤笑一聲:“掌握萬物的根本規則?哈哈,這真是我聽過最大言不慚的笑話。如果真有這種規則,我倒想聽一聽。你所謂的道家要是真的能找到這種規則,應該早就讓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了。我從沒聽過任何一種宗教,敢自己掌握了宇宙的根本規則。”
張晨嗬嗬一笑:“首先,從嚴格意義上,道家並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群對‘道’充滿探知欲的人的集合。其次,史蒂夫,你能用五分鍾,讓一名學生明白什麼是傅裏葉變換麼?”
喬布斯一時語塞,張晨繼續道:“不用學生,據統計,全世界隻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夠理解和應用傅裏葉變換。而傅裏葉變換隻是高等數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在浩如煙海的數學世界中,隻能算是一葉扁舟,連傅裏葉變換都是如此,你覺得我可能用幾分鍾的時間讓你明白什麼是宇宙運轉的根本規則嗎?”
“兩千五百年前,華夏的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曾經過,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作為最玄妙的至理,隻能進行感悟而不能把它抽象具體化。因為道無所不包,你對道的形容也在道之內,自然無法準確把握他了。”
喬布斯自然不會這麼容易被忽悠,冷笑道:“這麼來,包括你自己在內,其實沒有人能夠把你的根本大道徹底理解,對不對?於是你口中的道家是否真的掌握了這種規則也就沒人能夠驗證了,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