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這麼放過他了?”魏大仁不可思議的搖搖頭,“就為了這個數碼港計劃?我不明白,這不是資敵嗎?你想要扳倒劉輿慈和羅朝暉,為什麼還要把這種賺大錢的機會給他們?”
張晨無言的笑了笑,張晨與李恩泰搞出的數碼港計劃,規模比前世還要大,既然規模更大,所需的資金也必然更多,引入多方合作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李恩模已經動用李家全部資源來遊港府和京都,批準數碼港計劃。李家在政經兩界關係甚廣,特區政府已擬同意數碼港計劃的實施,隻要本月獲得議會通過,就可以正式實施了。
議會通過後,獲得港府許可,李恩泰和張晨就會以買殼上市的方式,將數碼港權益注入香江上市公司,以做增發的方式獲得融資。
現在可不同於兩年前,短短的兩年時間中,納斯達克互聯網I板塊一騎絕塵,創造了資本市場最大的奇跡。受此刺激,全球金融市場中隻要和互聯網、I、數碼沾邊的股票,都受到極大關注。
買殼上市,又搭上李家的金字招牌,以香江人慣於熱炒的風格來,股價至少會翻上幾番。
到時候,如果時機恰當,劉輿慈這隻股壇大鱷,又怎麼可能會放棄這樣一塊肥肉?
至於這個恰當的時機,當然是借殼上市後的高點嘍。
97金融危機和樓市崩盤並沒有擊倒劉輿慈,雖然在金融危機中劉輿慈損失了十幾億,但對於他百億身家來,並未傷筋動骨。更由於其早先預判了樓市的下跌,出掉了大部分庫存,損失更是微乎其微。
97危機沒有擊倒這名股壇大鱷,但如果再加上互聯網泡沫危機呢?
在前世劉輿慈在這個階段並未參與互聯網投資,在泡沫危機中得以保存實力。但在今生,張晨早有把香江所有富豪均拉進數碼港計劃的打算,又怎麼能漏下劉輿慈這麼一個資本巨頭?
把香江財閥拖入互聯網泡沫危機,盡量削弱他們的經濟實力,讓他們無暇北顧,困坐香江一隅,這本身就是張晨的既定計劃。
而想要讓劉輿慈入彀,通過羅朝暉是最有效的手段。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很多人都奇怪劉輿慈為何對羅朝暉這麼好,背後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八字。
與眾多香江富豪類似,劉輿慈篤信風水命理,在羅朝暉最初幫他買樓之時,他就覺得和這子合作賺錢比較順利。合作幾次後,劉輿慈專門找香江的命理大師幫羅朝暉算過,羅朝暉的命格與他非常合財,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劉輿慈自然越看羅朝暉越順眼,在很多業務上都和羅朝暉有合作,更對這個保安出身的地產經紀倍加關照。
張晨並非特意針對劉輿慈,事實上,在利益麵前,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別劉輿慈,就算羅朝暉,和張晨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張晨之所以布下這種陽謀,穿了,還是利益之爭。
這個世界不,但大也不大,尤其是頂級資源,更是有限。
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尤其是97金融危機後,香江本土市場萎縮,香江財閥憑借地利和人和的優勢,大批資金北上,占據了大量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