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我在馬路邊(二合一)(1 / 3)

“哎,馬老過年好,過年好,您精神真是一年比一年棒。”

“孫老師,哎呀,您也過年好,這是怎麼的,今年咱們又是一桌。”

“賢良老師,我特別喜歡您的,哪一本啊?當然哪一本都喜歡了。”

“燕子,一年不見,怎麼越來越漂亮了?對了,我從東瀛給你帶了化妝品,明你記得過來拿。”

。。。。。。

沈莉菁作為央視的合作夥伴之一,理所當然的能拿到一張場內票。雖然位置比較靠後,但也是和一些文藝界的幕後大咖坐在一起。

春晚今年擴大了演播廳麵積,除了階梯式的觀眾席,內場依舊如同往年一樣,布置成茶話會的形式,擺了幾十張圓桌,供重要嘉賓入座。

這是擴充有效人際關係最好場合,沈莉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長袖善舞,和四周所有人都打得火熱。

就在她正想和桌上唯一不認識的一對中年夫妻套磁的時候

“咦?”就在她正想和桌上唯一不認識的一對中年夫妻套磁的時候,餘光一閃,發現一個有些眼熟的身影坐在第一排圓桌的黃金位置。

是他!沈莉菁不由得頭皮發麻。

沈莉菁出國前就浸淫國內演藝行業多年,深諳坐序之道。一般來,坐在階梯式觀眾席的,大多是在國內混的不錯,有點能量的人,能坐在內場圓桌的,除了一部分運氣好的關係戶外,都是國內各領域的佼佼者,萬裏挑一。

而能坐在第一排圓桌,無一不是國內真正的頂尖人物。

這些人中,有些人作為公眾人物非常知名,有些人大眾看到都不知道是誰。

壞就壞在不知道是誰。

這些人既不是奧運冠軍,也不是被官方定調宣傳的全國勞模,卻能和這些人坐在一起,能量可想而知。

奧運冠軍和全國勞模之類的標杆性人物,這些人名氣大,有榜樣作用,為了弘揚正能量,官方色彩濃厚的春晚當然要請他們坐在第一排。

也是該著沈莉菁倒黴,盡管張晨一直刻意保持低曝光率,通過國內的關係盡量壓製國內媒體的報道,但作為一名傳奇人物,再怎麼壓製,也會形成一定的輿論風暴,全國至少有十分之一以上的人知道有張晨這麼一號人物。

陳莉菁雖然隱約聽過張晨,但還真沒法把眼前的這個少年和報紙上那幾張模糊的照片對應起來。

也不是她孤陋寡聞,張晨就算名聲再大,也大不過後世的馬勻吧?就算到了010年,不知道馬勻的人仍舊一抓一大把。

在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誕生普及之前,千萬不要高估任何一個非娛樂圈名人的知名度。

陳莉菁就算不知道張晨是誰,但看到這個剛剛和自己產生衝突的年輕人坐在第一排,依舊讓她心生悔意。

難怪林夏能上春晚,而且還是出鏡率最高的語言類節目,原來真的有靠山。

壞了!

陳莉菁突然想到幾十分鍾前自己對荊琳的吩咐,差點扇了自己一巴掌。

不行,得趕快攔住荊琳。

但怎麼攔啊,沒等陳莉菁想出辦法,現場已經鑼鼓喧,喜慶的音樂奏響,1998虎年春晚正式開始了。

“新春到,鑼鼓響,除夕夜裏喜洋洋。。。”舞獅開場後,花季美少女五個女孩身著銀光閃閃的演出服歡快的出現在舞台中央,與幾個其他組合共同表演起了開場歌舞。

沈莉菁扯著頭一個勁兒的對台上擺手打眼色,希望荊琳能領會她的意思。

但現場人這麼多,誰能看的見啊。開場歌舞一共才三分鍾,台上演員跟著倪平與趙中翔對觀眾拜年後,根據耳返中的指示按次序回到後台,荊琳直到回後台,都沒朝沈莉菁的方向看上那麼一眼。

就算看了,她也不明白沈莉菁到底什麼意思。

“壞了,壞了。”沈莉菁急的頭上直冒冷汗,旋即又安慰自己,荊琳不一定能找到機會,不定沒事,而且,華夏大了,就算這年輕人有背景,也未必真能把自己怎麼樣。

楊群馬恭的一段相聲和一個戲曲節目後,就輪到林夏的節目登場了。

“一三號機位,開始準備。倒計時一分鍾,《我在馬路邊》準備上場。”林夏早已換好演出服裝,聽到耳返中的聲音,連忙和嚴順凱杜琳寧等同組演員站在休息區等待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