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創業者都對成功具有異乎尋常的熱情,埃隆馬斯克更是如此。
他並非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的父母都是南非人,南非白人當年在南非的地位就和皇帝差不多,他時候家裏奴仆成群,算的上是純正的少爺出身。
八十年代末,隨著南非政治局勢的動蕩,南非白人的安全形勢愈發嚴峻,馬斯克一家也和大多數南非白人一樣,逃離了南非,來到加拿大,並成為加拿大公民。
馬斯克兄弟家裏雖然在南非算是富人,有些積蓄,但畢竟是逃難到北美,家道中落。因此,埃隆馬斯克比其他人更加渴望成功。
第一個登上火星的人?
張晨問的這句話完全出乎埃隆馬斯克的意料之外。
他在問張晨為什麼叫他們來的同時,自己心中也有幾種猜測,在他看來,自己目前最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他和自己弟弟一共百分之十五ZIP的股份了。
也正因為如此,哪怕張晨幹脆利落的拒絕了他的入股邀請,他仍舊抱有一絲僥幸,張晨不圖這百分之十五的股份,還能圖自己什麼呢?
你願意做第一個登上火星的人嗎?
什麼意思?這是在試探自己的創業激情嗎?嗯,一定是,登上火星應該隻是一個比喻。
馬斯克腦中一片混亂,他自負神童,真正能夠出乎他意料的東西不多,但現在,他一時間居然難以把握張晨的真正目的。
“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麵時,所有人的偶認為這是人類踏出地球、走向太陽係甚至更遙遠宇宙的第一步。但從1969年到現在,9年過去了,我們不但沒有走的更遠,就連月球,都從未再踏上一步,更不用距離地球。”張晨的話打斷了馬斯克兄弟的猜測。
“但我們都知道,地球並不安全,或者,人類把自身種群延續的希望隻寄托於地球,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行星撞擊、超級火山噴發、磁場翻轉、板塊再度漂移,乃至一場席卷全球的傳染病,都有可能毀滅全部人類。”
“任何一種生物,最大的本能就是盡可能的延續自身種群的繁衍與安全。就連兔子,都知道多挖幾個洞,以便災難來臨時可以有機會避禍。而我們人類,明明現在已經有了可以把族群滅亡風險降低到最的技術和文明,卻仍舊醉心於族群內部的內耗。”
“這裏曾經是NASA的一部分,曾經負擔了大量航空航的研究任務。”張晨站在窗前,指了指目光所及之處,“但自從冷戰結束,聯邦政府八十年代末削減NASA預算開始,這裏就逐漸失去了活力。短短的七年中,NASA的預算非但一分沒加,反而削減了百分之十五,從超過150億美元降到不足10億美元,而且克裏頓政府在去年公布的未來三年預算規劃中,NASA預算將在00年降至10億美元以內。”
“如果這樣下去,遲早有一,人類會為自己的短視而後悔。”張晨的語氣中帶了那麼一絲沉痛。
埃隆馬斯克聽得很入神,張晨的這些觀點和他不謀而合,他從就對太空充滿了向往,除了理想這個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恐懼。
恐懼人類文明會終結在地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