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功勞(1 / 2)

在大多數情況下,職業經理人都要聽命於控股方大股東或董事會,控股方對職業經理人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今,我可以聘任你為高管,明,你讓我不順心了,我就可以解雇你,最多給你點違約金。

但並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職業經理人具有比董事會更強的話語權,甚至控製了整個董事會。

最典型的情況就是張晨重生前的蘋果,喬布斯回歸蘋果後,已經不是蘋果的股東,卻控製了整個董事會,沒有一個董事敢於反抗喬布斯的意誌。

再比如傑克韋爾奇、喬治大衛這種傳奇E,從銷售員幹起,一步步做到通用和U的最高層,憑借出色的業績和能力,折服了所有股東,全盤掌控了董事會,成為這家企業真正的帝王。

無論是喬布斯還是傑克韋爾奇,他們都有一個共同性,就是卓越的個人能力和業界聲望足以讓股東和董事會對他們無條件信賴,並且在公司內根深蒂固,苦心經營十數年,最終成為企業無可替代的選擇。

是的,無可替代,這是他們共同的標簽。

但還有一種情況,就很特殊了。

管理層B。

很多人都以為,管理層收購隻存在於上市企業或大股東控股權不穩的公司。但實際上,有數據表明,大股東絕對控股的公司被B的比率,遠大於上市公司和股權分散型公司。

這些公司當然也有他們的共同特點。

第一,大股東往往並不直接介入企業管理,而是委托給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操盤了企業所有的日常管理和經營。

第二,公司的業績嚴重依賴於某些職業經理人的個人關係或個人能力。

第三,職業經理人全盤掌握了企業的人事權。

第四,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第五,有資本介入。

這五條中,第五條是硬性條件,其餘四條中,如果符合三條,管理層B的成功率就非常大。

這也很容易理解,在一個發展前景良好的行業和公司中,職業經理人一旦掌握了企業生存的命脈,並且手握大權,必然會謀求對企業更進一步的控製,此時就會與控股方產生博弈。

在這種情況下,控股方也是麻杆打狼兩頭怕,一來,公司所有業績都依賴於管理層,如果真的解除管理層的職責,公司業績肯定完蛋,公司也就完蛋了。二來,所有員工都聽命於管理層,一旦雙方關係徹底破裂,管理層帶著所有人一起跳槽,公司一樣完蛋。

公司是什麼?表麵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實體,其實,公司就是人的集合。人都沒了,還有公司什麼事?

當然,用來走賬的皮包公司除外,這裏探討的隻是合理運營的正常公司。

在這種博弈下,控股方大股東考慮到自己本身的利益,利弊權衡之下,極有可能選擇妥協性方案,也就是向資本方交出控股權,由管理層對公司進行收購,職業經理人變成真正的股東和控股方。

這五條之中,黃誌榮自認為全部滿足。

首先,張晨事情太多了,基本很少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管理會也隻是每個月參加一次,聽一聽彙報,很多時候都是電話會議的形式,連人都見不到,黃誌榮認為,張晨已經失去了對銀河置業日常運營的控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