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 武田義信的顧慮(1 / 2)

甲斐國位於山間峽穀,周圍環山,中央是釜無川和笛吹川二河流經的甲府盆地。從韭崎渡釜無川,稍向西行,就是武田家本城躑躅崎館。

由於躑躅崎館是一座平城,所以防禦力不高,後來武田家又在躑躅崎館北部修築了要害山城,湯村山城、南部一條小山城等數座支城,形成了一個主城-支城的防禦體係。

圍繞著躑躅崎館城下町與周邊,修建武田八幡宮、大神宮、禦崎明神、南宮明神,願成寺等等建築。

其中願成寺,是甲斐武田氏的遠祖武田信義的埋骨處,寺內安放三世佛佛像,而武田信義的墓,位於本堂西田圃的一角,是一個高約一米的五輪塔。

另外的武田八幡宮,是武田家參拜源氏一族守護神八幡大明神的神宮,在這裏安放禦旗與盾無鎧兩樣武田家家寶。武田家曆任家主,包括武田信玄在內,都必須在武田八幡宮內對著禦旗與盾無鎧宣誓之後,才能就任為武田家家主。

此刻在躑躅崎館的本丸內,剛剛從白根山返回居城的武田義信,與跡部勝資,長阪源五郎、曽根周防守,還有幾名京都來的公卿一同在庭院之中鋪上毯子,跪坐在上麵,一邊飲酒,一邊欣賞著櫻花盛開的場景。

幾名同朋眾在庭院中表演一些滑稽的舞蹈。

而武田義信對此隻是矜持的微笑,然後和幾位貫著一條,二條,九條苗字的公卿,一本正經地談論京都裏的風雅文化。

由於武田義信母親三條夫人出身京都,所以青年時嫁到甲斐這偏僻地方,心底一直有股怨氣。盡管當時武田信玄作為堂堂一國大名武田信虎的嫡子,並且將來會繼承甲斐守護一職。但對於三條夫人而言,嫁給武田信玄,還是屈尊下嫁了。

後來三條夫人生下了嫡子武田義信,就時常動不動在他麵前嘮叨,俺們三條家當年在京都如何如何,所以搞得武田義信自小也特別向往京都公卿的生活。

其實自應仁之亂後,日本公家早已經沒落,不少昔日傲慢的公卿落魄到連飯也吃不飽的地步。

天皇尚可以賣官鬻爵來騙吃騙喝,而天皇手下的公卿們多隻能靠賣女兒賺錢,希望憑原先高貴血統嫁到大名家裏,騙一些禮金錢來維持生活。

再不濟的公卿就自謀出路,屈尊流浪到各個大名家裏,希望以往日的身份,在大名手下混一餐飯吃。當時也確實有向往京都生活的大名,願意接納他們。比如說今川義元,大內義隆,朝倉義景等戰國大名當時都是京都公卿文化的仰慕者。

武田義信眼前的公卿們亦是如此,別看他們一副公卿打扮,穿著直衣,額上描著蟬眉,牙齒上塗上黑漿,臉上抹脂粉,張口閉口京都如何如何的。

實際上他們除了這身行頭,還有所謂高貴的血緣外,身上窮得連吃下一頓飯的錢都沒有,一切隻能指望在武田義信騙到點錢吃喝。

但是武田義信卻對他們十分恭敬,以期希望自己能在他們口中,博得一個博學好禮,禮賢下士的美名。可是武田家家主武田信玄本人對這種公卿文化,一貫持有嗤之以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