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看了李曉許久,突然將手上的折扇一合,板下麵孔問道:“李曉,這謀略你是如何想出,要知道你是一個明國人,來我武田家的時間還不久,為何就能將我武田家上杉家,甚至整個北陸的局勢弄得一清二楚?”
李曉聽武田信玄這麼說,額上亦冒出冷汗,對啊,自己當初穿越來戰國時,連日語都不會講,現在說得這麼頭頭是道,不是露了馬腳嗎?
現在怎麼辦,難道要和武田信玄講,我這個明國人以前有事沒事,都在玩一種叫太閣立誌傳,信長之野望的遊戲嗎?
李曉大腦飛轉,已有了辦法,反問道:“主公,你可知道楚漢爭霸的典故?”
“知道。”
李曉言道:“主公不知,臣下最佩服的人,就是漢高祖劉邦,而這謀略正是從此思索而出。當時劉邦與項羽逐鹿中原,項羽也是轉戰天下,未嚐一敗的絕世猛將。劉邦自知若與項羽正麵決戰沒有多少勝算,所以親自率領大軍於項羽大軍對峙於滎陽,而命韓信向北,彭越向南分別攻略,在削落項羽羽翼之後,終而有垓下一戰,定下漢室數百年江山。”
武田信玄聽李曉這麼一說,目光一閃言道:“所以,你才想讓我信玄,效仿劉邦滅項羽之舉,兵分三路,蕩平上杉謙信。”
見武田信玄信了一小半,李曉暗暗佩服自己實在太能扯了,如此危急之下,都給我七拚八湊,杜撰出一條理由來,我真……的是一個人才啊。這樣武田信玄會認為李曉與他隻是碰巧想在一起,而並非別有用心來試探他。
李曉點了點頭言道:“沒錯,上杉謙信與項羽一樣,雖是雄才偉略,擅長於臨陣征戰,但手下都沒有可以獨擋一麵的將才。而且臣下那天在山本大人的軍帳中,正好看見北陸道的地圖,覺得越後地形狹長,首尾呼應不便,所以才想出這麼一個策略來。”
武田信玄點了點頭,一副完全釋然的樣子,看向李曉言道:“險些錯怪了你,李曉,你有此見識十分難得,至於讓四郎負責西上野攻略的事情,我要想一想,不過有你輔佐他,我十分放心的,可惜四郎並非嫡子。李曉,你真的不願意來我身邊作一名直臣嗎?”
“多謝主公厚愛,四郎殿下與臣下,既有君臣之義,又是師生之誼,所以臣下不忍離開四郎殿下。”
“說的好,這才是你的心裏話吧,”武田信玄用扇柄在手掌一擊,“李曉,你是一個重義理之人,我信玄沒有看錯,好,你可以退下了。”
李曉滿身是汗走出本殿時,心底大罵:武田信玄你這鳥人,最後關頭,還試了老子一手。這廝狡猾狡猾地,打死我也不在他眼皮底下作個直臣。
而同樣地,武田信玄看著李曉遠去的背影,嘴角邊逸出一絲笑意。
正在這時候,居室邊紙扉的拉門被打開,一名身穿玄色僧衣的惠林寺住持快川紹喜緩緩從門裏走出。
“你看這李曉如何?”
快川紹喜笑了笑言道:“貧僧,原也以為山本勘助所誇獎的太過,今日一見,這李曉果然大有過人之處。這三路攻打越後的計略,竟與大膳大人您之前所想的,不謀而合,就是貧僧方才聽到時,也是吃了一驚,還以為是什麼時候,將這大膳大人的攻略大計在睡夢中當夢話說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