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前招降(1 / 2)

岩摫城城中火光熊熊,照得四野一片通明。

武田勝賴,李曉,真田昌幸,大熊朝秀,馬場昌房,跡部昌忠,秋山親久等武田家大將登於外丸天狗丸的箭櫓上,夜觀越後軍軍陣。

真田昌幸出聲言道:“吾妻郡距離越後雖不遠,但群山阻隔,這幾萬上杉軍離開越後集結於此,卻是補給不易。”

大熊朝秀搖了搖頭,言道:“真田大人,你可是想襲擊越後軍糧道,或者是等越後軍糧盡退兵?我身在上杉輝虎身邊多年,深知越後軍的補給的手段。你看!”

大熊朝秀伸手指向上杉謙信的大營,隻見遠處不斷有好幾路手持火把的騎馬隊,或者是滿載的小荷馱隊,正陸陸續續往返大營之中。

大熊朝秀解釋言道:“越後軍的手段是就地補給。”

開始時上杉謙信進行的戰爭,都是領國內的戰爭,兩軍在越後國打來打去,一般都隻隔半天一天幾天的路程,走走就到了,所以所謂的後勤,就是士兵身上背負的腰便,所謂大規模後勤補給根本無從談起。

之後出陣關東,川中島,都是在他國領地上作戰,所以後勤補給的難題也就來了,要從越後本地補給,那要翻過群山,交通不便利,十分困難。

所以上杉謙信一般采取手段,是就地補給,換句話說,就是就地劫掠。

可能是上杉謙信平日所信奉的義理的範圍比較狹隘的緣故,他的義理並沒有普及到普通百姓頭上。

接著武田家眾將討論出各種解圍的方法,都一一被否決。

麵對越後軍強大的軍勢,如真田昌幸,大熊朝秀這樣的大將都是一籌莫展,連馬場昌房,跡部昌忠,秋山親久等年輕一輩武士臉上也是憂色。

正待這時上杉家軍營一方出現異動,隻見大批兵馬在營寨之中,往返調動。

武田家這不由訝然,馬場昌房大吃一驚問道:“難道上杉輝虎連一夜都等不了,要連夜攻城嗎?要不要敲太鼓備戰。”

“不必,哪裏有用騎兵攻城的道理。先看看上杉軍的動靜再說。”李曉出聲阻止。

果然隻見上杉軍營門打開,一群近百騎的越後騎兵,奔馳而來,然後在距離城池的鐵炮射程之外停下。

武田軍不明究竟,值夜的士兵,於是議論紛紛。

李曉亦隻見在火光之中,十幾名一身醒目鎧甲打扮的越後眾將,對著岩摫城城上指指點點,旁若無人放聲大笑,將城上的武田軍視若無物。

這時上杉軍中一名騎馬武士策馬來到城下,就大聲呼喊言道:“我是上杉家的外交使臣,請不要射擊!”

這名騎馬武士一連高呼數句,馳馬來城下。

武田勝賴在天狗丸的箭櫓,朝著對方大喝言道:“沒什麼好說的,回複輝虎殿下,我勝賴決和他決一死戰。”

這名騎馬武士撥轉馬頭,來到武田勝賴的箭櫓前,仰頭言道:“原來是勝賴殿下,在下千阪景親,閣下在白根山一戰的勇氣,令我越後軍上下皆是敬佩,但眼下我越後軍數萬大軍,已將此地重重包圍,以殿下這點兵力可以守得住城嗎?我輝虎殿下心懷仁慈,敬重閣下是一員勇將,更不忍看到滿城城兵在此玉碎的一幕,故而派我來……”

“一派胡言,”這時真田昌幸站在武田勝賴身邊,大聲斥道,“輝虎殿下大言不慚,我軍既然能以寡兵敗他一次,自然也能敗他第二次,輝虎公窮兵黷武,調越後之兵,傾巢而出,不知後方安穩否?上杉家東有最上,蘆名家虎視,西有一向宗作亂,恐怕到時我家主公聞之消息,揮軍再出川中島,一日而下春日山城,各位就作喪家之犬了。”

這陣前罵架,就是兩邊互扯嘴皮子。

這越後武士千阪景親以越後軍人多勢眾想壓垮武田軍這方的抵抗意誌,而武田家這邊卻以越後軍全力出兵,老巢空虛來反駁,來動搖越後軍的軍心。

這千阪景親聞言,並未被駁倒,哈笑道:“閣下言辭犀利,莫非就是足智多謀的真田家三郎?可惜閣下空有多智之名,卻不識得大勢。攻下區區岩摫城費得了我軍幾日。勝賴殿下,你一意孤行可以,可是滿城將士難道也和你一樣的想法?他們都有妻兒老小在家,難道他們也不怕死?輝虎殿下,秉持義理,絕對會善待降人,隻要爾等肯出城投降,輝虎殿下可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