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曰。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於眾人中擊之發聲。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在在處處。諸行眾中。有聞聲者。所有貪欲.瞋恚.愚癡悉皆滅盡。其中雖有無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緣力故。能滅煩惱。諸結自滅。犯四重禁及五無間。聞是經已。亦作無上菩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橫死一闡提也。又曰。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從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麵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傳曰。巖頭奯禪師嘗曰。涅槃經此三段義。略似宗門。夫言似則非宗門旨要明矣。然宗門旨要。雖即文字語言不可見。離文字語言。亦安能見哉。臨濟曰。大凡舉唱。須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有玄有要。此塗毒鼓聲也。臨濟歿二百年。尚有聞而死者。夫分賓主。如並存照用。如別立君臣。如從慈明曰。一句分賓主。照用一時行。若會箇中意。日午打三更。同安曰。賓主穆時全是妄。君臣合處正中邪。還鄉曲調如何唱。明月堂前枯樹花。如前語句。皆非一代時教之所管攝。摩醯首羅麵上豎亞一目。非常目也。
破色心論曰。於有色處。眼則見色。餘無色處不見色者。此義不然。何以故。以彼夢中。於無色處則見有色。於有色處不見色故。
傳曰。於有色處者。寤時也。而夢時不見。夢中無色處也。而反見色。顛倒也。齊劉瑱之妹。鄱陽王妃也。王為明帝誅。妃追傷成疾。醫所不能治。瑱善畫婦人。陳郡殷蒨善寫人麵。瑱畫王寵姬。而使蒨畫王共臨鏡以示妃。妃見之唾罵曰。是固宜蚤死。於是恩情即歇而疾除。蓋因愛心歇則顛倒想滅也。
圭峯密禪師偈曰。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散亂心。散亂隨情轉。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
傳曰。朝奉大夫孫於之嫂。年十九而寡。自誓一飯終身。誦法華經不復嫁。於守高安。嫂年已七十餘。麵目光澤。舉止輕利。政和六年夏六月。忽收經帙。料理服玩與侍妾。於問其故。笑曰。我更三日死矣。果如期而逝。韓子蒼問予曰。人之將終。有前知者。何術致之。予曰。譬如牛乳。以[酉*孛]發之。雖緣緣之中。無有作者。久而成酪。非自外來。生乳中故。非自能生。以[酉*孛]發之。故緣緣成熟。忽然成就。乃有偈。其略曰。酪出乳中無別法。死而何苦欲先知。如某夫人華年休息。白首見效。凡五十餘年。心心無間。自然前知化日。酪出乳中也。然觀圭峯偈語。恐於死時。未得自在。以其皆理障故。如本朝 太祖皇帝將問罪江南。江南後主遣其臣徐鉉入對誦習。以備顧問。且欲以舌辯存國。既見。曰。江南國主。如子事父。以事陛下。柰何欲伐之。 太祖曰。父子異居可乎。鉉愕然無以對。今平生知誦圭峯之偈語。至於臨終為徐鉉愕然者。皆是也。
風穴沼禪師升座曰。世尊以青蓮目顧迦葉。正當是時。且道說箇什麼。若言不說。又成埋沒先聖。語未卒。念法華便下去。侍者進曰。念法華無所言而去。何也。風穴曰。渠會也。明日念與真上座俱詣方丈。風穴問真曰。如何是世尊不說說。真曰。鵓姑樹頭鳴。風穴曰。汝作許多癡福何用。乃顧念曰。如何。對曰。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風穴謂真曰。何不看渠下語。
傳曰。汾陽無德禪師作一字歌。其略曰。諸佛不曾說法。汾陽略宣一字。亦非紙墨文章。不學維摩默地。又曰。飲光尊者同明證。瞬目欽恭行正令。真漏泄家風也。昔黃檗嘗遣臨濟馳書至溈山。既去。溈山問仰山曰。寂子。此道人他日如何。對曰。黃檗法道賴此人。他日大行吳.越之間。然遇大風則止。溈山曰。莫有續之者否。對曰。有。但年代深遠。不復舉似。溈曰。子何惜為我一舉似耶。於是仰山默然。曰。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風穴暮年常憂仰山之讖。己躬當之。乃有念公。知為仰山再來也。
永嘉尊者曰。日夜精勤。恐緣差故。
傳曰。北齊沙門慧曉。以厭鄉閭。遁居靈巖數十年。有任山令者。自鄉閭來。曉自念離鄉久。思問親舊存沒。詣邑謁令。令適有客。未得通謁。久之。曉忽悟曰。非令慢客。乃我之愛憎耳。何遽懷土哉。取謁書曰。咄哉失念。欻爾還覺。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