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場麵寫作好段(三)
115.做燒烤
到了星期天,我們各自帶了燒烤用具和食物在小明家裏集合,出發到郊外燒烤。到了目的地,在一處清幽的蔭下做燒烤。我們齊心合力,分工合作。小明負責消除這裏的雜草;小華和小康一起去找石塊壘一個燒烤爐;小建就負責拿炭去生火;我就去把所有的食物拿出來開始燒烤了。大家都拿著食物在爐火上燒,小明很有耐性,將雞翼燒成金黃色的,香味撲鼻。他燒熟了食物,放在紙碟上品嚐自己的成果。而小建燒食物時很不耐煩,還未熟透,就拿來試;發覺還未熟,結果又拿去燒,燒到最後變成一塊黑炭似的。大家看見小建燒的食物都笑得前伏後仰。
116.捉蟋蟀
“全線搜索!”我輕輕地把命令一下,大夥就開始行動起來,躡手躡腳地進入了這塊空地。要捉住一隻好蟋蟀,先要用耳朵聽蟋蟀的叫聲,以此判斷蟋蟀的好壞、種類和所在方向。發出“嘟——嘟——”低沉叫聲的是“油葫蘆”,叫聲沙啞的是“老米兒”,“瞿,瞿”地叫得又響又脆的才是一隻好蟋蟀。忽然,耿浩發出了信號:“這裏有隻好蟋蟀。”我們一聽,連忙輕輕地奔了過去,我們細細一聽,果然是有隻好蟋蟀。我們又仔細一聽,發現這隻蟋蟀就在我們腳前的草叢裏。我們撥開了草叢,一隻蟋蟀出現在我們的眼前。“真棒呀,這隻蟋蟀!”我們異口同聲地叫道。隻見這隻蟋蟀個頭挺大,有一寸來長,小紅腦袋,大腿又黑又粗,全身油光發亮。忽然,這隻蟋蟀覺察出了危險,身子一扭,鑽進了旁邊的洞裏,“唉呀!糟糕!”小夥伴們都為晚了一步而感到惋惜。隻有孫威又大模大樣地站了出來,說:“不用著急,挖開洞,不就得了。”“傻瓜!你一挖洞,洞塌了。還不得把蟋蟀壓死!”孫威的話招來大夥一陣嘲笑。“小機靈”何鵬裝做一休的樣子,盤腿坐在地上,用一手指弄成圓圈形狀放在腿上,閉上眼,動起腦筋來了。過了一會兒,何鵬忽然跳起來喊道:“有了!”“什麼辦法?”大夥焦急地問。“用水灌,準成。”大夥雖然不怎麼相信,但隻好這麼辦了。水灌進洞後,不一會兒,那隻蟋蟀就像醉漢一樣搖搖晃晃地出了洞。我隻輕輕一扣,就將那隻蟋蟀“捉拿歸案”了。
117.有趣的實驗
小鯽魚究竟有多大的耐寒能力,能不能做個試驗呢?我的這個想法得到了爸爸的支持。於是,晚上我把金魚缸放在露天涼台上。
第二天早上,我把金魚缸從外麵拿回來,一看,吃了一驚:缸裏的水幾乎全部結成了冰,兩條小鯽魚在缸裏一動不動,直挺挺的成了兩條“冰凍魚”。爸爸看見之後,立刻叫我把魚缸放在溫水裏,讓缸裏的冰慢慢地融化,我按照爸爸的吩咐去做了。半小時之後,隻見魚缸上麵還有一層層很薄的冰,我兩眼緊盯著一動不動的鯽魚,心想它們是死定了。哪知過了一會兒,小鯽魚突然慢慢地蠕動起來。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兩下,再定睛一看,確實它們在不時地扭動著身體。於是我驚訝地叫著:“爸爸,鯽魚活了!”
118.小發明
去年上自然課,學到了大氣壓力。我就想,氣比水輕,如果水管中有氣體,氣就總會在水上,自來水管的地上部分和接近地表的部分沒有水就不會凍了,把這個設想對老師一講,老師說我想的好,要我繼續研究。如何把氣注入水管中?我想到了仿照給自行車車胎打氣的辦法,經過三番五次改製,終於試驗成功了!我在水龍頭的彎頭處安裝了自行車的氣門,用完水後,把水龍頭閥門擰緊,用氣筒向水管中充氣(比給自行車車胎充氣省力),將水擠壓到地表以下,水管就不凍了。用水時,擰開水龍頭的閥門,水管中的氣先“噗噗”地冒出,隨後水就流了出來。我的這項小發明解決了農村冬季自來水管防凍問題,因此獲得了天津市小發明獎。
119.全家堆雪人
大雪停了,我們全家人都到院子裏堆雪人。媽媽興致勃勃地用大掃帚把地上的雪掃成一堆,然後掃帚一撂,挽起袖,彎下腰去撮雪。弟弟在一旁又蹦又跳,手忙腳亂地堆著雪。爸爸不敢袖手旁觀,開始顯身手了;他脫下外套,伸出手臂,蹲在雪堆旁邊,臉上堆滿了笑,兩隻手不停地拍打著雪堆。別看爸爸那雙手平時顯得粗笨,但現在爸爸的手卻顯得格外靈活。爸爸剛做好雪娃娃的身子,媽媽就把“腦袋”往它的脖子上一擱。“哦,雪娃娃要做好了!”我和弟弟高興地喊叫著。奶奶也樂得合不攏嘴了。“該做眼睛了。”我一邊說,一邊忙跑上樓,從抽屜取出兩粒大黑扣子,朝它的額頭下麵一左一右地按上去,隨後,我拿著樹枝在它的鼻子下端彎彎地畫了一筆,因為雪娃娃也需要有嘴巴呀!這時,奶奶從口袋裏拿出一個胡蘿卜,給雪娃娃安上這醜醜的長鼻子,姐姐挺神氣地說:“這下該做完了吧!”媽媽笑一笑,拿著手中已捏了好久的兩個小雪團,在雪娃娃的腦袋兩側壓了下去,我和爸爸不約而同地說道:“原來還沒有耳朵呀!差點兒成了聾子雪娃娃。”弟弟湊過來,把帽子拿了下來,然後戴在雪娃娃的頭上,做著鬼臉對我們說:“雪娃娃和我一樣,也戴帽子了!”哈!我們都笑了,雪娃娃也笑了,我們笑它滑稽、可愛,它笑我們全家人幸福、和睦,充滿了歡樂!
120.彈跳墊
彈跳墊像個微型城堡,方形的彩色“城牆”,四根鋼筆“柱”。我們脫了鞋進入“城門”,在弓形的墊子上歡跳著。墊子下不知有什麼東西,像彈簧一樣,在腳下彈跳著。我們在彈跳墊上笑著,跳著,推著,擠著,興奮極了。累了,便靠在城牆上歇一會兒。
121.吹泡泡
你看吧,有的歪著頭吹,有的仰著臉吹,有的跳著笑著追泡泡,那泡泡像五彩繽紛的氣球在飄呀飄。那吹出的肥皂泡泡,有的像身穿彩衣的頑童在空中追逐嬉戲,有的三四個貼在一起像在說悄悄話,有的成群結隊像空降兵在緩緩飄落。看大家吹得那麼好,我也不甘示弱,用吹管蘸了些肥皂水輕輕地吹起來。果然,管口冒出了一個小彩球,越來越大,在管口邊上轉起圈圈,成了一個“大寶葫蘆”。我小心翼翼地把“大寶葫蘆”吹放在桌上,再在上麵吹上兩個小泡泡,就成了一個很像很像的“米老鼠”啦!
122.養花
寫字台上這盆既大方又嬌嬈的仙人掌啊,它花了我多少心血,又給了我多少的快樂!記得開始時,我隻在這個精致的花盆裏種下了兩塊像巴掌大的仙人掌。待它生根時,我又不斷地給它裝飾起來。首先找來一個像乒乓球大小的仙人球,用小刀輕輕地把它的一端削尖,再在仙人掌的頂端挖了個小洞,然後把仙人球的尖端插入仙人掌的洞內,再敷上濕紗布。就這樣,我天天像醫生照料傷病員一樣照料它,甚至睡覺前或上學時,還要站在它跟前,歪著腦袋端詳一會兒,心裏暗暗祝願:“快快長吧!我心愛的仙人掌!”數天後,我在仙人掌的根部滴下數滴紅墨水,第二天就看到仙人球的頂端出現紅絲了。我知道,仙人球能通過仙人掌吸水了,能活了,於是我情不自禁地拍著手又跳又叫:“真有趣啊!我的仙人掌上又有仙人球了!”
123.捉“特務”
午飯後,我們玩警察抓特務的遊戲,2名“特務”巧妙地隱蔽在青年湖公園,隻有我和許悠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藏起來。我著急地對許悠說:“快找個地方藏啊!”許悠想了想說:“時間來不及了,沒法子,隻得和‘警察’兜兜圈子了。”說完領我到前麵去觀察情況,我提心吊膽地跟著他走。快到俘虜營了,我和他閃到牆後,偷偷探頭觀察情況。“呀!‘警察’出發了!”許悠驚慌失措地壓低嗓音說。那些“警察”排著整齊的隊伍向我們這邊走過來,他們個個精神抖擻,信心百倍。我看到這個陣勢,慌忙地看了一下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山洞,沒等許悠說話,我就閃進了洞裏,許悠也立刻鑽了進來。我們想躺下用周圍的幹樹葉蓋住全身,可惜,周圍的葉子太少了,隻能蓋住我倆的大腿。沒辦法,隻得露著上身坐在洞裏,我倆緊緊貼在洞壁上,一動也不敢動,連個大氣兒都不敢出,生怕“警察”發現。幾分鍾過去了,我的心還怦怦直跳,兩腿直打哆嗦,忽聽有個人喊:“這兒有兩個‘特務’,快抓住他們!”我想:不能再躲了,跑!說時遲,那時快,我縱身一躍,跳出山洞。這時,幾個“警察”從四麵向我走來,呀!我被包圍了,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眼看包圍越來越近,我想,隻能拚了。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沒命地向前衝去。不料,被一個“警察”抓住了衣服,我趁他沒抓緊,猛一轉身,掙脫逃走。
124.玩冰車
記得我還曾偷出媽媽的燒火棍、架子車上的擋板,換回一輛我夢寐以求的冰車。當然,少不了挨媽媽幾巴掌,可我有了自己的冰車,別提多高興了。故鄉的孩子,沒有冰車要被夥伴們瞧不起的。所以,我的夥伴們幾乎人人都有。
那條結實綿長的玉帶,永遠是孩子們的樂園。隻要我的哪一個夥伴喊一聲“溜冰去嘍!”我們便一個個貓似地從家裏溜了出來。
北方的冬天真是寒冷,北風呼呼地叫著、吹著,吹得我們的臉和手通紅通紅,在晶亮的冰麵上一映,似一朵朵傲雪盛開的臘梅。我們也似梅花般喜愛這白皚皚的世界。那歡樂的笑聲,隨著滿天雪花飛舞,幼稚的童趣漾溢在沾滿冰碴兒的鼻尖上。在這晶瑩的世界裏,我們個個成了雪娃娃,在隆冬的懷抱裏玩呀玩,玩得忘了寒冷,忘了屋裏幹著急的媽媽。這冰晶晶的一切喲,把我的童年裹在一片淨潔裏……
125.偷西瓜
童年,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那村邊小河裏清悠悠的水,河中沙洲上鬱鬱蔥蔥的柳樹林,是我童年的樂園。
曾記得,那年夏天,小河對岸種著大片西瓜。到了成熟季節,我和小夥伴們就來到岸邊,小聲商量著:“對岸的西瓜熟了,摘兩個來嚐嚐鮮怎麼樣?”“行!”於是我們偷偷地遊過去,悄悄地爬上岸,四處張望了一下,見沒人,就七手八腳地摘了起來。看瓜的王大伯來了!小夥伴們“哄”地一聲抱起西瓜,撲通撲通跳下河去。王大伯隻好無可奈何地望著我們笑了。我們遊到河中的沙洲上,躲在柳樹叢中,用石頭砸開西瓜一看,哎呀,瓤全是白的!丟掉嗎?實在舍不得,於是我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完後,一個個都成了大肚皮。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嘻嘻哈哈樂夠了,我們才遊回岸上。啊,不好了!我們的衣服不見了!“誰藏了我們的衣服?快拿出來!”我們大聲喊著。對岸,王大伯拿著衣服慢吞吞地從瓜棚裏鑽出來,微笑著向我們招手。我們隻好硬著頭皮,重新遊過河去,弓著腰向王大伯跑去……
126.捉迷藏
一陣歡樂的笑聲從院子裏傳來。那是個暑假的黃昏,我和小夥伴們在院子裏捉迷藏。
唉,真倒黴,該誰不好,偏偏該我先捉。不過,我已經先把她們每個人的特點記住了:姐姐才洗過頭,頭發是濕的,林崗穿的是長褲,羅敏是“上海頭”,穿的是涼鞋。丁柯是個“金魚頭”,隻是大菲和小菲是雙胞胎,頭上都係著一樣的蝴蝶結。都穿一樣的涼鞋和裙子,不好分辨,不過她們倆聲音不同,小菲聲音尖,大菲聲音粗。我被布蒙著眼睛,大家把我圍在中間,摸呀摸呀,我突然摸住一個,是誰呢?先摸頭,是“上海頭”,再摸鞋,是布鞋,我立刻叫了一聲:“是羅敏!”誰知掀開蒙布一看,卻是丁柯。原來不知什麼時候她們換了鞋。我氣得差點要哭,但為了不讓她們看見我小氣,我忍住了。
我又蒙上眼睛,摸呀摸,終於又摸著了一個。我仍然先摸頭,是“金魚頭”。我斷定是丁柯。因為她臨時要換“金魚頭”是來不及的。我叫一聲:“丁柯!”啊,這次摸對了!
月亮升上了中天,可我們的笑聲卻還沒停,漫過院牆,傳到很遠的地方,是那麼歡快,那麼甜。
127.捉螃蟹
突然,眼前一亮,又是一個洞口出現在眼前。我又一次拿起鐵鍬向洞口挖去,裏麵出現了一道道的淺印子,一分鍾、兩分鍾……始終沒見糊漿泥,這個洞真深。過了一會兒,終於看見泥漿了,我再次把手伸進去,突然觸到了堅硬而鋒利的東西,是什麼呢?我驚叫一聲,馬上把手縮了回來,心想一定是螃蟹。我興奮得忘記了疲勞,又把手伸了進去。
128.捉魚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約郭辰去捉魚。兩個人拿著鐵鍁,拎著小桶,帶著水盆和笊籬,來到小溪邊上。我們選了一處魚多水穩的地方,用泥從兩邊築壩,壩當中留個出水口,把笊籬豎在出水的地方。水從出水口向下流,被笊籬截住的小魚驚慌得亂蹦亂跳。一會兒工夫,我們就捉到了十來條。我爬上岸,把盆裏的魚倒進桶裏,心裏快活極了。
129.捅馬蜂窩
到了後山,大家分頭尋找。突然,東東叫了起來:“快來看,這裏有四個馬蜂窩!”我們一看,果然不錯,蜂窩外麵有幾隻大馬蜂在徘徊,像是在站崗放哨。每隻身上都有黃色的條紋。大家立即商談開了:我和東東捅一個,明明和星星捅一個,江江和兵兵捅一個,剩下的那一個,當然由路上牛皮吹得最響的強強收拾。
開始了,我們一人手裏拿根木棍。“預備——捅!”我們一湧而上,手裏的木棍一齊朝目標捅去。“嗡!”不好了,馬蜂窩裏開鍋了!我們立即趴在地上。誰知,馬蜂好像知道我們就趴在地上似的,向我們猛蜇。我躲在草裏正要慶幸自己逃脫了這場災難,突然,痛得從草叢裏跳了起來。一看,不好!幾隻馬蜂發現了我,嚇得我拿起棍子亂舞,“砰”地一聲打在兵兵腦袋上。原來他負了“重傷”,連滾帶爬往我這邊逃,這下好了,讓我打中了。他“啊喲,啊喲”叫了幾聲,趔趔趄趄地退了幾步,差點摔倒。馬蜂又來了,我顧不上兵兵,連忙逃到一棵小樹下,一看,東東正悠閑地坐在上麵。原來他和我一起捅馬蜂窩後,立刻往上爬。我正被馬蜂逼得走投無路,也不管那棵小樹還小,連忙往上爬,剛剛坐好,“啪!”樹枝斷了,我和東東正好摔在強強身上。此刻,強強已被馬蜂蜇得暈頭轉向,正狼狽不堪地伏在地上。我們三人連忙逃進了一間沒人住的小房子。可星星隻顧逃命,沒注意腳下的石頭,又捉了個“大團魚”(跌了一跤)。江江拉住一根繩子,想爬到一棵樹上去。他手裏抓著那一小段繩子,蕩來蕩去表演起雜技來,可繩子一斷,“砰”,江江又來了個響亮的“屁股墩”……
130.捉蟹
找到了蟹洞,表哥麻利地拔了一大把草,三下兩下,很快繞成了團,將蟹洞緊緊堵住。我不解地問:“表哥,為啥要堵洞?”他隻簡單地說:“堵洞是為了捉蟹。”就這樣,他一邊找洞,一邊堵洞,直到渠道的盡頭。
蟹洞堵完了。我正想看表哥怎樣捉蟹,可是他說時間還早,又跳進河裏去遊泳了。他盡情地暢遊著,簡直把捉蟹的事拋到九霄雲外了。半個多小時過去了,他這才慢悠悠地爬上岸來,對我說:“走,捉蟹去!”說得多輕巧,好像蟹子就放在他那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