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四方(3)
8月17日17時,華西列夫斯基又收到了山田本人親自簽署的無線電報,說他已命令日本軍隊立即停止軍事行動,向蘇軍交出武器。
19時,日軍飛機在遠東第一方麵軍駐地投下了兩個通信筒。筒內裝有日軍第一方麵軍司令部關於停止軍事行動的要求。
但是,多數地區的日軍不僅繼續反抗,而且有的地區還進行反撲。因此,華西列夫斯基不得不當即發電報給山田將軍:
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曾發報給遠東蘇軍司令部,提議停止軍事行動,但卻隻字不提滿洲的日本武裝部隊的投降問題。同時,日軍在蘇日戰線的一係列地區轉入反攻。
茲向關東軍司令提出從8月20日12時起,在全線停止對蘇軍的任何戰鬥行動,繳械投降。
之所以提出上述期限,是為了使關東軍司令部能將停止抵抗和投降就俘的命令下達到自己的一切部隊。一旦日軍開始繳械,蘇軍將停止戰鬥行動。
同時,華西列夫斯基下達命令給麥列茨科夫,要求他派出代表到牡丹江和穆棱的機場,授權他們通知關東軍司令部的代表:隻有當日軍開始投降就俘時,蘇軍的軍事行動才能停止。
8月18日晨3時30分,山田通過電台,答複蘇軍總指揮部,準備履行一切投降條件。
8月18日,日軍在前線的許多地區開始投降就俘。
為了加速解除已投降的日軍的武裝,並解放日軍占領區,8月18日,華西列夫斯基對後貝加爾方麵軍,以及遠東第一和第二方麵軍下達命令:
鑒於日軍的反抗已被摧毀,而道路不通的情況卻嚴重阻礙我軍主力迅速前進完成既定任務,為了立即占領長春、奉天、吉林和哈爾濱這幾個城市,必須用這些支隊或與此類似的支隊來解決各項後續任務,不要怕它們離自己的主力太遠。
命令已經下達,這樣的支隊在後貝加爾方麵軍和遠東第一方麵軍的各集團軍中紛紛建立起來,他們是由坦克部隊、乘坐汽車的步兵分隊,以及自行火炮和反坦克殲擊炮兵分隊組成的。
為了占領重要的軍事目標和工業目標,並接受日軍警備部隊的投降,向奉天、長春、旅順口、大連、吉林、哈爾濱派出空降兵。先遣支隊繼空降兵之後,進入奉天、長春、旅順口、大連,隨後是近衛坦克第六集團軍的部隊和兵團。
8月18日,遠東第一方麵軍副參謀長謝拉霍夫少將指揮的空降兵,在哈爾濱機場意外地遇見了關東軍參謀長秦彥三郎中將。謝拉霍夫同他談話時,建議他在按日軍當局意見挑選的人員陪同下,乘坐蘇軍飛機到遠東第一方麵軍司令指揮所,以便商談有關全部關東軍投降的事宜。秦彥三郎接受了這一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