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鎮、位於西南方向、窮鄉僻壤之地、卻有村落最多亦最容易分明的地方、皆因、此地的村落都是以姓氏分布的。
陳、張、劉、李、四家姓村都在此鎮的南邊。
村落四座、若有人居高臨下看去、必會高呼:這四村本是一家呀!
偶爾間、村與村之間還有摩擦、土地的糾紛這是在村裏常見的事情、若是與村外的民眾有土地糾紛的話、那就是全村的事。
村裏一人與外村的人有吵鬧、就是全村的問題!千百年來、這些村都是如此、亦當是一種團結、可這樣問題就多了、常不常各村之間就三天兩鬧的、半月一次鬥毆……
清水河、河明見底、水入口甘甜、是幾條村的水源、可就在數年前時河水開始變味了、水裏麵充滿腥味、難以入口、清水河不再清、汙泥渾濁、一連七年、周邊各村的村民都喝不上清甜的河水。
直到今天、村民們還在思量著該如何是好。
張家村。
清水河對於張家村來說也是極為重要、全村所依的水源都在清水河、七年的困擾、張家村的村民也要像別村村民那樣到百裏外打飲喝的水。
‘鐺~!鐺~!鐺~!’
銅鑼聲響遍張家村。
“各家各戶當家快到祖祠屋~!”
“村長有話要說~!”
銅鑼聲過後伴隨而來就是吆喊、接著就是村民們的疑惑:“有事情發生了嗎?”
“才剛天亮、怎麼回事?”
“誰知道、走、過去祖祠看看。”
各家的當家都從屋裏走出、碰到熟悉點的就嘮叨兩句。
一家門檻明顯零落的村民家似乎也聽到了銅鑼聲、門吱呀一聲被打開、“快點、宗誠、做事老慢拖拖的、趕緊看看有什麼事去、說不定是分豬肉、慢了可就沒了、有肉分你都比別人慢、真實的。”門裏麵的人還沒走出來、一道婦人埋怨的聲音卻先出來。
“知道啦、夫人、你先回去歇著、別動了胎氣。”
“我就這走著還動胎氣?”
門打開、相貌平庸的張宗誠沒有回應夫人的話、他隻對身懷六甲的夫人笑笑就跟著其他村民走了。
剛離開家門不遠、張宗誠遇到了熟悉的村民。
“阿誠、你夫人又發脾氣啊?”
“嗬~嗬~”張宗誠還是那副村民們常見的憨實一笑、然後才喜道:“發脾氣好、老人家都說了、懷孕時常發脾氣那準是生男娃。”
聽到張宗誠的回答、調佩的那位村民隻好搖搖頭。
三十有八時才望得夫人有身孕、張宗誠也算是老年得子了、村裏人再說什麼、他也是笑臉迎人。
“九叔公~早!”
“九叔公~!”
“九叔公~!!”
身後傳來村民統一尊稱的聲音。
張宗誠回頭看著、見到來人儒生打扮卻一頭簪白發、看到這手持拐杖的羊胡子老人、張宗誠即停下來讓路、等老人慢吞吞地來到跟前、張宗誠恭敬地說道:“九叔~早上好。”
“嗯。”老人出奇地點頭、對於其他村民的問候、老人卻不回應、像是很享受被人稱呼的樣子。
出於老人好心的回應、張宗誠也是愕然、心裏想著九叔什麼時候對自己有這樣的好臉色、平時可不是如此的。
“九叔公好。”調佩張宗誠的這位村民也恭敬地問候、張宗誠將心裏的疑問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