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小說忌賣弄(1 / 1)

近幾年來,在小說中,常常看到主人公在聽一種什麼西洋音樂,或在欣賞一幅什麼西洋名畫。這一細節,在過去幾十年是很少見到的,這是新事物。

但是,這支曲子和這幅名畫出現在小說裏,又好像和主題,和所寫的人物、事件,並沒有多少關聯,甚至談不上是所描寫的生活場景的一種點綴。隻是為了寫上這個而寫上的。它給人的唯一感覺是:作者聽過這種音樂,欣賞過這種名畫。

當然,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那部長篇小說裏,以大量的篇幅寫了音樂方麵的事,也不是說,羅曼.羅蘭研究過貝多芬,寫過他的傳記,才有資格寫。但他的小說裏所寫到的音樂,確實與小說的主題、人物、情節,有著融合一體不可分割的聯係。

《紅樓夢》寫到了詩、詞、歌、賦、醫卜、戲曲、繪畫、建築。

作者並非有意賣弄這些方麵的知識,而是通過主題思想,人物的塑造和生活環境描述,故事的進行和深化,運用了這些知識。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

《鏡花緣》裏有些故事寫得很好,本來可以寫得更成功,但因為在書中賣弄音韻之學,就使小說減色不少。

另有一部小說叫《野叟曝言》。作者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賣弄知識學問。天文、地理、政治、軍事,都談到了。蒂望皇帝看到他這部小說,把他請去當顧問,或做哪一方麵的專家。結果,官兒沒有做成,那麼長的小說也沒有人願意看,隻在小說史上存下個名目而已。

因為,人家要學習知識,自有各種專著可供參閱,又何必去讀你的小說?如果真的相信了你在小說中表現的知識,把你請去當什麼部的部長,那不是要壞事情嗎?

小說家需要多方麵的知識,特別是有關生活的知識。

即使是生活的知識,也不能賣弄。在近代小說史上,有這種現象:一個作家對農村或對工廠的生活,比較熟悉,他的作品,在這方麵受到了稱讚。作家從此認為足自己的專長,進一步在作品中堆放這方麵的知識,反而使他的作品出現了幹枯瑣碎的毛病。

生活和藝術關係密切,但並不是一回事。藝術要求把生活完美地融合於人物性格、人物行動之中,一切要出於自然。

生活不能賣弄,才情也不能賣弄。至於有的作品,於有意無意之間,在小說中炫耀作者的官職、地位、居室、陳設,那就更是下乘的了。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