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飛越大峽穀(5)(2 / 2)

我又想起了幾天前葛學勤主任講述的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戰士李海寶的父親在彌留之際,唯一的希望就是想見一麵當兵的兒子。為了滿足他的要求,親人用昂貴的藥品維持著他垂危的生命。電報一封接一封地發往部隊,而我們這名戰士為了不影響演示課目的訓練,將電報往兜裏一揣,同尋常一樣參加訓練,當第三封電報被連隊幹部發現,硬安排他回到家裏時,其父已帶著終生遺憾走了。李海寶到父親墳前磕了三個頭,第二天踏上了歸隊的征程。

政委王矩鶴對我動情地說:這就是當代的軍人,七連的兵;李海寶是新時代官兵的一個縮影。

還有個連長的故事家喻戶曉。那一年總部對我師驗收前夕,有個連長離營房僅兩公裏的妻子即將臨產,麵對總部的驗收,連長毫不猶豫以部隊的事業為重,向領導隱滿了家中的困難,隻把照顧妻子‘月子’的事情托負給了鄰居,二十天後,當連長參加總部的全麵驗收回家後,一對雙胞胎夭折了。每每想起這些事,我既為這樣的好幹部好戰士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感到內疚和心酸。我想,作為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的官兵,為了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把中央軍委直接掌握的這支“戰略拳頭”部隊建設好,官兵們受到了多大的委屈和痛苦,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多少奉獻和犧牲啊!

連隊在峽穀中又前進了,我的眼前又飄蕩起七連一幕幕情景……

現代戰爭、戰場環境複雜,戰況瞬息萬變。要想捕捉戰機,就要從難從嚴摔打部隊。七連著重在“嚴”和“難”字上下深功夫、真功夫。

為了摔打部隊,從體能開始,人人從跑5公裏堅持跑7公裏;射擊訓練,把每個距離拉長30-50米,對隱顯目標射擊,將示靶時間縮短3-5秒;對運動目標射擊,則讓移動靶作不規則變速移動。並定期換崗換手訓練,培養出一專多能的射手;著眼實戰需要,在大雨天,高溫,嚴寒條件下,進行訓練,利用滾輪、浪木、旋梯進行抗眩暈訓練;利用班連的綜合演練,在蚊叮蟲咬,蛇蠍襲擊等困難條件下風餐露宿,增強了官兵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使七連的官兵在殘酷的現代戰爭麵前又增強了一份打贏信心。

今年7月,團接到上級命令,基層單位進行“四會”教學大比武,賦予七連配合軍區完成試訓科目任務,連長劉瑞江受領任務後,抽調一批新“四會”教學人才,推遲了原定於“八.一”舉行的婚禮,顧不得照顧躺在病床上的老父親,帶領20餘名戰士直撲試訓現場,通過艱苦細致的緊張排練,最後軍區驗收的時候,獲得了全師第二、軍區第四的好成績,為團隊和連隊爭得了榮譽;同時他還利用排練的間隙,主編了一套對台作戰搶占灘頭的戰法,受到上級首長的肯定。

這是最後一個深穀,能穿越過去嗎?

這叫飛龍峽。順峽穀棧道而上,艱難無比。億萬斯年,不斷的溪流衝刷,硬是在堅硬的紅岩上磨出了一條深溝,峽穀最狹窄處僅兩米寬。汛季,穀中流水如萬馬奔騰,一瀉千裏,氣勢浩蕩;汛後,清流不斷,潺潺作響,彈奏出美妙的樂章。峽穀兩岸,奇花異草,貴樹名木,珍禽異鳥,令人目不暇接,情趣橫生。

我看到那個像用舊了的鐮刀的月亮,還掛在天上。

我說月亮船裏有大量能源,美國已經上了月球,挖回來幾十斤月亮石。這是真的嗎?

不管真假,這時候山穀轟鳴,狂飆卷起,猛虎般的長嘯聲,滾滾而來!

來到峽穀深淵,已是天明,戰士們掬一捧山泉水,送到嘴邊,年輕而又憨厚的臉龐露出太陽般的微笑;我想峽穀頂端一定秀麗無比,跨越峽穀就能迎接明天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