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提示著案情最曲徑通幽的所在,也是破解疑案的最大線索。
解放前,在風景如畫的江南,住著一個姓周的大戶人家。周家家財萬貫,人丁卻不怎麼興旺。這一年冬天,周家的大老板周雨恒病故了。臨死前,他把唯一的兒子周秋實叫到跟前,親手交給他一封信,說信裏講明了他的財產情況,但他叮囑兒子,一定要等到三年守孝期滿之後才可以把信拆開,在這三年裏不得動任何私心雜念。
秋實一向注重孝道,再說他是周家的獨子,周家上上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能和他平分財產,不管錢財有多少,放在哪裏,反正都是自己的。既然爹有這樣的要求,當然要照辦了。秋實把信平平整整地壓在自己書房的卷櫃底層,上了三道鎖後才放心地去爹的墳上守孝。
周老板葬在杭州郊外的福澤寺附近。這裏青山綠水,是周雨恒生前選好的風水寶地。福澤寺是個小廟宇,遠沒有蘇杭一帶那些久負盛名的大寺院雄偉氣派,但因其年代久遠,古樸森嚴,竟也終日香客往來不斷,香煙繚繞。寺裏的和尚加在一起總共八個人,住持慧明大師是周老板生前的摯友,大約六十來歲。這裏無論是和尚做功課還是香客進香,都靜聲斂氣,沒有一絲嘈雜,倒是個守孝的好地方。
秋實好靜善思,喜歡讀書,閑暇時愛在寺裏到處走走,這裏古樹參天,環境清幽。對此,慧明大師從沒說過什麼,他一向待人和善,寬懷大度,更何況是摯友的兒子在這裏為父守孝,他隻盡力提供一切方便。但是有一個地方他是禁止秋實去的,並且反複強調了很多次,每次提起來表情都非常嚴肅,臉上還略帶敬畏之色。
這個地方就是後院的那間舊房子。這間房子比寺裏的其他房子都要大一點,而且大概是寺院裏年頭最久的房子了,古牆斑駁,雜草叢生。那房子最惹人注目的是兩扇死死關閉著的門,那扇門仿佛有一千多年沒有開啟過似的,葫蘆一般大的鎖頭鏽跡斑斑。秋實一開始看到這間房子,除了覺得它有些舊,沒什麼別的想法,可慧明大師每次看到秋實在院子裏散步,總是對他說讓他不要去碰那間房子,一遍遍不厭其煩,說得多了,反而讓秋實有了好奇心,漸漸地他竟然開始不由自主地走到後院那間房子前,心裏想著慧明大師的話,“千萬別去碰那扇門,沒事最好少到後院去”,想著想著,手竟然去摸了摸那扇門,門紋絲未動。秋實心想,這裏麵是什麼呢?
一天,秋實和慧明大師一起喝茶聊天,話鋒一轉,就轉到那所房子上去了。秋實問:“大師,那個房子是用來做什麼的?那扇門以前開過嗎?”慧明大師一聽,臉上頓時呈現出躲閃和恐慌的表情,吞吞吐吐地說:“我也不知道那間房子是用來做什麼的。”其實秋實隻說了“那個房子”,但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口氣,肯定是指後院的那間了。慧明大師緩緩地說:“多少年來,誰也沒見那扇門打開過。而且福澤寺裏一代一代傳下話來,那是一扇打不開的門。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去碰它。”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轉眼到了夏天,這些日子,秋實沒有一天不在想著那間房子,為什麼就不能打開呢,為什麼一提那房子,慧明大師就那麼敬畏呢?這天晚上,天氣異常悶熱,空氣粘乎乎的,一場大雨眼看就要落下來了。秋實像往常一樣在自己的屋裏看書,卻越看越心煩,他眼睛看著書本,心裏卻想著那間房子,越想心裏越癢,天氣又格外潮濕悶熱,他再也忍受不了了,像是有一種什麼力量驅使似的,他從屋裏找出一把刀子和一個鋸條走出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