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細節描寫(2 / 2)

一上課,老師說了一個謎語:“有根不入地,有葉不開花,雖是家常菜,園裏不種它。”然後讓我們大家來猜一猜。同學們都冥思苦想起來……老師隻好把迷底告訴了我們說是“豆芽菜”。……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作業:每一組生一盆豆芽。同學們認為這節課上得很好。

在語文課上,教室裏常有笑聲,這不是我們隨便笑,老師也沒有隨便逗我們笑。就說作文講評吧,老師舉一些同學們在作文中時常出現的錯例,像把“陶醉”寫成“陶酸”啦,把“買衣服”寫成“賣衣服”啦,有的同學把別的同學描寫成“渾身都長著毛毛,胡須也很長”啦,這能不引人發笑嗎?我們常在笑聲中學到不少東西。

我們學課文,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們仿佛自己也成了課文中的人物。背課文的時候,由於清楚地了解文章的脈絡,背起來不覺得困難。數學、英語跟語文相比,枯燥一些,但是當我們看到自己好不容易做出的難題是正確的時候,當我們說準了一兩句英語的時候,是多麼興奮啊!

負責平場院的同學,就像小老虎一樣幹起來了,挖的挖,抬的抬,墊的墊,幹得熱火朝天。

同學們勞動時,挖土的,揮動著鐵鍬,鏟著高出地麵的土疙瘩,一鍬就是一大塊,幾鍬就鏟平一個疙瘩;抬土的,來來往往,不是走,而是跑;平地的,弓腰曲背揮汗如雨……細細瞧,一張張臉紅通通的,像“三國”故事裏的紅臉關公。

她舉起綁有掃帚的竹竿,用力掃呀,掃呀,蜘蛛網落在她頭上,她毫不在意;灰塵掉進她眼裏湧出淚水,她抹了又幹。她滿頭大汗,隻見臉上黑一道白一道,像戲裏的大花臉一樣,同學們一見她都開心地笑了。

景物

霜花還在山穀底上發白,清風徐徐地吹動,追趕著卷曲的落葉。

清晨的海藍藍的,晨光從海的那一邊映射出來,把大海照得鱗光點點,金碧輝煌。

夕陽好像一顆紅熟紅熟的大蘋果,高高掛在枝頭,鋪染了燦爛的色彩。

小土崗很靜,一片雞犬聲起,給這寧靜的早晨增添幾分鬧意。

忽然朦朦的雲映出一絲淡淡的紅光,像成熟的少女含羞的紅暈。

一片像紅潤的玉呈現在東方。這片紅玉不住地向上呈現,漸漸顯出大半個身兒,像從山穀中升起的橙紅色的氣球,峽穀中的雲霧也染上一層亮光,越來越鮮豔。

一個圓東西在東方雲霧中漸漸升起。她既沒有海邊日出那樣通紅,又沒有山間日出那麼絢美。

四周的雲霞像一件豔紅的衣裙,漸漸擴展開來。太陽中間的亮點越來越明,越來越大。

倏地,空間射下百道光柱,灼得人眼發痛,大地被塗上一層金黃的霞光,多麼燦爛的一個晴朗的世界啊!

天空出現了幾片絳紫色的雲,遙遠的天際顯出了一片黃色,很淡很淡,漸漸地塗上一層胭脂色。

一束紅光劃破了天際,起初很細很細,然而竟像夜空中的弧光,非常醒目,繼而越來越寬,最後變成了一個雲海中升起的半個扁圓,像一盞扁圓的宮燈。

一個奇跡出現了,圓圓的太陽此時一半露出雲海,一半被雲海覆蓋;一半色彩略淺,一半色彩略深;形成了一個太陽同時有兩種不同色彩的奇觀。

太陽好像掙脫了束縛,猛然從雲海中跳了出來,變成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球。它那麼紅,像熔化的鋼水一樣,它那麼亮,像黑夜中點燃了一束鎂帶,光芒四射。

隻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發出了一絲微微的亮光。漸漸地,天空中出現了一塊顏色淡紅的雲。起初這小亮點緩緩地蠕動,它好像怕羞似的,總是不露出它的真麵目。過了一會兒,這亮點慢慢地擴大,亮度也逐漸加強,成了個紅彤彤的“小火球”,一半在海平線上跳動,另一半好像浸在海裏。

太陽的周圍鑲了一道光閃閃的金邊,在淺藍色的天空裏格外顯眼。“小火球”徐徐地上升,它的外層是桔紅色,中間是層緋紅色,內層是又紅又亮的日心。天空露出了魚肚白,天快要亮了。

旭日在一片雲朵的繚繞下顯得神秘、美麗。它仿佛不願撥開那輕盈柔美的雲簾,不願顯露出它那紅潤俊秀的臉來,故意讓雲朵都聚到它身旁。

一瞬間,這怕羞的旭日衝破了雲霞……五彩繽紛的雲霞襯托著燦爛的陽光,十分壯麗,為大自然增添了許多生趣。

陽光映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海麵被映得金黃,陽光灑在沙灘上,沙粒閃著亮光。千萬縷金光向大地射來,大地變得一片光明。新的一天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