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3 / 3)

因世諦得說第一義諦者。第二明二諦相資。為釋疑故來。既以空為第一義。第一義有二實。一是實相。二聖所行處。故立第一義。世諦無此二。何用說俗諦耶。是故今明。因空有以悟於有空。故言因世諦悟第一義諦。如中論言無言明於二諦。以無言言為世諦。言無言為第一義諦。要因無言言以悟言無言。故雲因世諦得說第一義。因第一義得涅槃者。第一義即是實相。見實相故斷諸煩惱。故得涅槃也。

若人不知下第三明不知二諦故失三利。所以有此文來為譏小乘人也。

如是若知世諦下第四知二諦則得三利。讚大乘人也。亦令舍小學大也。悟世諦第一義諦生方便般若為自利。悟第一義世諦生般若方便為他利。具生二慧為共利。又自悟二諦生二慧為自利。依二諦為他說法令得二慧為他利。自他俱悟為共利。又依第一義生般若為自利。悟世諦生方便為他利。

汝今聞世諦謂是第一義諦者。第五明不知之人失。聖經明生滅無常。此是世諦。而旃延之流聞經說此言謂無常生滅是第一義諦。所以然者。彼以生滅無常為十六諦理。故第一義。見此理故斷惑得道。大乘望之猶是世諦。問外人在何處聞耶。答十二門師多雲。聞論主說世諦謂是第一義。故假安我字。今明不然。文無我字。又論主何處說世諦彼謂是第一義耶。故謬釋文也。複有人言。外人聞說不生不滅等世諦謂是第一義諦。此轉謬也。外人何時執不生滅言是第一義。彼若執不生不滅是第一義。便謂生滅應是世諦。若爾雲何過論主說空無生無滅無三寶四諦耶。問頗有此義以不。答義乃有之非今所用。言義有者世諦破性說空。無性生滅故稱無生滅。此無生滅屬於世諦。而有所得人謂此為第一義。故雲聞說世諦謂是第一義也。又三性三無性並是世諦。第一義非性無性。故前雲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而有所得人執三無性是第一義墮在失處。若作三重二諦明義者。若有若無皆世諦。非空非有方是第一義。汝聞說有是世諦空是第一義者。聞我說世諦謂是第一義也。次雲。空有為二非空有不二。二不二皆是世諦。非二不二方是第一義。汝聞世諦謂是第一義。南方人聞初重世諦謂是第一義。北土人多聞後重世諦謂是第一義也。

諸佛因緣法名甚深第一義者。第六出能知之人。即論主也。故論主示其二諦之相有二句。初牒因緣法是第一義。是因緣法無自性故。下釋因緣是第一義。明因緣宛然即畢竟空名第一義。所以明因緣空為第一義凡有三義。一者恐外人謂論主用斷滅空名第一義。二者謂。論主空於性實名第一義。即簡假不空義。謂但空於性不空於假名第一義。三者外人聞二諦便謂世諦實有三實第一義是空。則外人便得世諦義成。故今明。我言世諦是因緣有不如汝性有。汝非但不知第一義亦不知世諦。又簡空假名義言空於假方是第一義。是故今明。假名因緣宛然而即畢竟空名第一義。故作此論。睿師采此品作論序雲。正之以十二便有無兼暢。事無不盡正是斯文。

若諸法不從眾緣生下第二回過還外人。就文為三。一者破外人自性。二破他性。三總結無自他等自性。就自性中又二。初牒彼性義。五陰不生不滅下顯性為過。回過還於外人又開二別。前回無四諦三寶過還於外人。複次下第二回無世間法過還於外人。此性過微細難識。若謂有一毫法體此則不從緣生。便是自性。自性則破世出世一切法也。

若謂諸法無自性下第二外破他性。初就相待門破。又他性下就相即門破。破自性破假有體家有假人假柱體。破他性破用實為假體。如五蘊為人體。有四微為柱體。

若自性不成下第三總結。又二。初別結四法。次總結四法。別結四法者。一結無自性。二結無他性。三結無有性。四結無無性。同中論破有無品四偈。是故下總結無有四性。故一切空。此品第三總結法空。

觀因果門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