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大測試8
附:答案
1答案:少了6號選手。
2答案:左邊那個男人是間諜,因為他寧願自己淋著雨,也要把傘讓和他一起的女人多遮些,免得她打濕了。
3答案:隻要猜天平往放蠟燭的那一頭傾斜就可白拿走蠟燭了。因為蠟燭一熔,重量減輕,天平一斜,球就滾到地上去了,放蠟燭的那一頭就會傾斜下去。
4答案:這是一幅假畫,因為正午的太陽下的貓眼睛是眯著的。
5答案:店員偷吃的那一粒花生米是被蟲蛀了的。
6答案:小浩比小潔多3支槍。
7答案:沒有。衝衝是個盲孩,讀的是盲文書。
8答案:隻有一個人到阿拉鎮,他就是“我”。沒有到阿拉鎮的東西和人卻有2402。其算式如下:7(貓)×7(小貓)×7(袋)×7(妻子)+(酋長)2402。
9答案:化學中的催化劑是幫助起化學反應的東西,它自己不參加反應。香煙灰裏含有鋰,鋰是一種很輕的金屬,它就是催化劑,能幫助糖燃燒,可是香煙灰本身並不能燃燒。如果你還不信,可以取一小堆香煙灰,用火柴點點看,它一定燃不起來。
10答案:金發女郎是作案者的同謀,電話機的聽筒被她做了手腳。她趁斯科特去衛生間淋浴之機,悄悄地和歹徒接通了電話。然後,用打火機把聽筒支起來。這樣,對方就可以通過電話來錄音了。不知道的人乍一看,好像電話機掛斷了,實際上是電話機的兩個按鍵並沒有壓下,所以處於通話狀態。他倆做愛時發出的聲音,便通過聽筒傳到了另一頭,被錄了下來。做愛完畢,金發女郎趁斯科特不注意,從電話機上取下打火機聽筒便落回原來的位置,歹待隨之打來了威脅的電話。
11答案:凶手4小時前作案的時候,正值漲潮。潮水升到了殺人現場的汀線,海岸被海水侵蝕而形成的線狀痕跡在汀線上,把被害者叫過來殺死,行凶後,凶手再沿著汀線離開了現場,足跡才能因此被衝刷掉。
12答案:改變腳味逃走。
逃獄犯在森林中脫下帆布鞋,並往鞋裏撒尿,再繼續往前跑。如此一來,足跡的味道改變,警犬也被弄糊塗了。在森林中,因為地麵有落葉,不但能掩蓋小便的痕跡,也不會留下足印。
為了阻止警犬追蹤,以小便掩蓋足跡的技巧經常被使用在偵探小說中。換句話說,這是自家製的快速除臭劑。
如果是在牧場,因為到處都是牛馬的糞便,若是故意踏在糞上逃亡,即可在中途使足跡的味道改變。
據說,就算是在野外曆經10日風雨的足跡,警犬也能嗅出正確的味道。
13答案:凶器是襪子。
凶器是塞在男子口袋裏的襪子。襪子裝滿沙子後,硬如棍棒,用來敲死受害的那位女子。
之後,將襪子內的沙子倒出,凶器就不見了。
14答案:帳篷紮營的位置不自然。
刑警看見帳篷搭在一棵大杉樹下方,斷定此為他殺事件。
為什麼呢?
這兩人是野外生活社團的團員,如果要在寬廣的草原搭帳篷,應該不會搭在大樹下方。搭在大樹下方,萬一氣候急劇變化,有遭雷直擊的危險。
更何況,群馬縣是多雷地區。
他們是當地大學生,又是野外生活社團團員,豈有不知落雷危險的道理。
15答案:合歡樹一到晚上,葉子就會合起來。這就是植物的“睡眠運動”。但是,即使並非夜晚,隻要手碰或雨淋,葉子還是會閉。
因此,如果是在下雨時遇害,即使血飛散,由於葉子閉合,所以不會附著於表麵。血之所以沾在葉子表麵,他是在驟雨之前遇害。之後就算下雨,也因葉子閉合,沾在樹葉表麵的血不會被衝掉。
由於屍體被發現時已經下過雨,樹葉再度打開。看見飛散在葉子表麵的血,宮本武藏推測被害者是在驟雨前遇害。
如果是在下過雨之後才被殺,雖然血也會噴到樹葉表麵,但這樣一來,屍體不致濕淋淋的。
16答案:偏西風的緣故。
罪行發生的當晚所下的雨含有4日前中國在塔克拉馬幹漠進行核爆試驗的放射能成分。
鑒識人員以放射能測量器檢查,卻檢查出屍體未含有放射能,因而輕易地拆穿了犯人的偽裝。
在塔克拉馬幹沙漠上空含有放射能的雲,隨著噴射氣流,大約經過4天左右,即會到達日本上空。
17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旅行箱的數量。假如是真正的夫妻,那麼一般都是兩人合用一個旅行箱或提包。否則,兩人會各自帶自己的旅行箱的。
像兩個人的行李混放在一個旅行箱這種打包方式,不可能是各自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所以,A夫婦就是罪犯。
18答案:女店員是同夥。
可能性有兩個。一是廣播內容本身有可能是聯絡暗號,但這種暗號隻限於通知對方,而不能進行接頭。所以,答案隻能是一個,即女店員是同夥。這麼考慮順乎情理。
19答案:在100年前,這位朋友的祖父生了一對孿生子,在孩子長大後,父親就在不同的地點給兩人個各蓋了一棟景觀及室內裝璜一模一樣的房子。
案犯利用了這兩棟房子,他在巴特的酒中加了安眠藥,使他熟睡,轉移到另一所房中去,又特意加上那個吵架打破的酒瓶,目的是造成黑屋消失的假象,阻礙他去調查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