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著名思想家的故事5(1 / 3)

第三章著名思想家的故事5

德尼·狄德羅

德尼·狄德羅,1713年出生在法國朗格爾城。狄德羅11歲時被送進了郎格爾天主教耶穌會中學。在耶穌會學校的4年裏,他學會了很多東西。

1726年8月23日,13歲的狄德羅當了神甫。老神甫很滿意他。本來狄德羅是有可能成為教會高級官員的,可是狄德羅卻說:“我寧願當一個默默無聞的哲學家。”

狄德羅酷愛書籍,一次,他在一家書店裏發現了伏爾泰的《哲學通信》。他一打開這本書,就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過去了……直到傍晚書店關門,他才被店員說服離開了書店。狄德羅走到街上,一麵走一麵繼續讀書。完全沉浸在熾烈的激情之中。

他站在滾滾的塞納河邊對著伏爾泰的書暗暗發誓,他要為自己的祖國奮鬥一生。

1742年1月的一個夜晚,狄德羅跟著一位朋友來到“攝政”咖啡館,認識了盧梭,兩人成為好朋友。

1742年,狄德羅結婚成了家,同時翻譯了斯塔尼安的3卷《希臘史》;又同另外兩位作者合譯了羅伯特·詹姆斯的《醫學辭典》。這部辭典1743年在英國分3卷出版,譯本分6卷出版。

1746年,狄德羅發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哲學思想錄》。這本書以隨感的形式,論證天主教關於上帝迷信理論的荒謬性,具有明顯反封建、反宗教的傾向。

一年後,狄德羅又寫成宣傳無神論的《懷疑論者的漫步》,1749年,他寫了著名的《論盲人書簡》,此書大大觸怒了統治者,惹來了一場災難。

1751年《大百科全書》第一卷出版後,它的意義很快就為人們所理解。伏爾泰稱讚:《大百科全書》這項事業將是法國的光榮和它的非難者的恥辱。而狄德羅正在給這部巨著不時增磚添瓦。在這些“磚瓦”當中,就有他寫的那個著名條目“智慧”。

《大百科全書》的編寫和出版,形成了法國啟蒙思想運動的高潮。狄德羅在自己的哲學論著《達朗貝和狄德羅的談話》、《關於物質運動的哲學原理》中,看到了物質是第一性的,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形式,而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這已經大大超越了他同時代的思想家,接近了近現代唯物主義的觀點。

狄德羅在文學藝術上建立了現實主義的文藝理論體係。狄德羅的美學思想,貫穿了唯物主義的精神。他反對“純藝術”,堅持“美”和“真”的聯係。在文藝理論中,他運用唯物主義的原則。提出了藝術美在於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論,他還號召作家到農民茅舍裏去尋找題材,主張用流利的日常語言而不用典雅的詩句來表現市民的生活。

狄德羅是法國18世紀傑出的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和文藝理論家。恩格斯稱讚他是“為了對真理和正義而熱誠地獻出了整個生命的人”。

大衛·休謨

大衛·休謨(1711~1776),英國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家、曆史學家和經濟學家,早期貨幣數量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於蘇格蘭貴族家庭。1723年入愛丁堡大學學習希臘語,後又學習法律,但他熱愛學習和研究哲學。1735—1737年旅居法國。1746和1747年兩度擔任聖克萊爾將軍的秘書,並隨他出使維也納和都靈。約在1750年間與斯密結識後成為密友。1752年出任愛丁堡律師協會圖書館館長。1763年任英國駐法國大使館秘書,後任參讚,與巴黎思想界著名人士和重農學派來往密切。1767年任英國負責外交事務的副國務大臣。1769年休謨隱居於愛丁堡。

休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1739~1740)、《道德與政治論文集》(1741~1742)、《政治論叢》(1752)、《英格蘭史》(1754~1762)、《經濟學文集》(1755)。

休謨曾經對經濟動機或者說“勞動的原因”進行過研究。這是他的經濟分析最基本的層次。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他的經濟思想和他在《人性論》中對人性的探討之間的聯係。休謨認為有四種“勞動的原因”:消費的欲望,行動的欲望,快樂的欲望及獲得的欲望。消費的欲望得到經濟學家普遍接受。行動的欲望主要指勝任挑戰性工作的欲望,特別是商人的活動,以及更一般地說,“勤勞的職業”,符合這樣的要求。快樂的欲望主要指一種積極的情感狀態,但這不是勞動的一個完全獨立的原因,但卻是消費和有興趣的活動的共同的主要組成部分。勞動的最後原因是獲得金錢的欲望,即積累在經濟“賭博”中對獲勝的欲望。休謨著重指出這些動機對促進經濟增長的極端重要性。並且認為除了尋求快樂之外,人們還受許多“本能”驅使去幹一些為幹而幹的事情,從而排除了把財富和福利簡單等同,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的肯定埋下伏筆。

休謨對政治經濟學,或者說市場關係進行過研究。客觀地講,這一部分是其經濟理論研究中價值相對較小的部分。休謨對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他是18世紀貨幣數量論的著名代表。休謨與重商主義觀點相對立,主張貨幣數量論,他否認貨幣具有內在的價值,在他看來貨幣不過是勞動和商品的代表,是決定價格的手段;商品價格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決定,流通中貨幣數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價格成比例地上漲。休謨這一觀點是依據歐洲16—17世紀的情況提出的,由於當時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黃金大量流人歐洲,貨幣數量急劇增加,出現了物價上漲的情況。當然,由於他不懂得價值,不懂得貨幣本身也有價值,所以,沒有看到商品價格不是由貨幣的數量決定的,而是由商品價值和貨幣價值的關係所決定的。休謨不知道在使用金屬貨幣時,商品價格的提高是由於金銀的價值和商品的價值相比發生了變化。當時物價上漲的原因不在於貨幣數量的增加,而是由於美洲開采黃金的費用低廉,輸入歐洲的黃金價值下降了。不過後來貨幣數量論成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解釋紙幣管理的理論依據,至今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貨幣理論仍是沿著早期的貨幣數量論發展起來的。

其次,他運用古典的貨幣數量論的分析方法,成功地解決了重商主義的貿易收支自動平衡趨勢和利用外貿順差積累金銀政策主張之間的悖論。他的立場是,由於硬幣流通對貿易國的物價影響,每個國家的貨幣數量會在進出口相等時趨於均衡。由此可見,能決定一國吸引並保持貨幣數量的是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或由其人口及其人民勤勞精神決定的生產能力,而不是該國的貿易順差。

第三,攻擊了重商主義者關於利率是由貨幣供給量決定的觀點,強調了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他站在數量論的立場上指出,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隻會簡單地提高所有價格而必然抵消為開支融資而增加的對貸款需求,使利率不受影響。因此,決定利率的是真實資本供給。在這裏休謨轉向自然的曆史研究方法。

第四,休謨還探討了政府管製市場的消極後果,尤其認為自由貿易對於所有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應該有顯著的有利影響,因此,任何伴隨的代價(屬於短期性質)都是值得承受的。

第五,休謨認為為了保持人們勞動的積極性,必須有一個適度的稅收規模。休謨一方麵讚同重商主義學派關於“貧困的效用”理論,認為增加稅收“會成比例增加人們的勤勞”,另一方麵他強調,由於經濟活動也受消費欲望的驅使,獲得消費目標的困難增長超過一定水平會導致失望。從稅收對勤勞刺激效果考察,應該存在最優稅收水平。

在休謨的經濟哲學中,他曾站在最高的道德立場上,對商業的和工業社會的合理性進行評價,休謨運用的道德判斷標準是從功利主義的倫理學中提取的。休謨認為人類經濟活動的前三種動機,即消費、有興趣的行動和快樂的欲望,是個人幸福的主要目標。經濟增長有助於所有這些目標的實現,並且最終有助於人類福利的整體改進。此外,休謨認為,經濟增長還有利於許多非經濟目標的實現,如有助於自由主義的和機械論的藝術的知識的增長,以及培養人性和同情意識;提高一個民族的精神的和經濟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並且,通過對知識和同情意識的增加的影響,推進對政治藝術與政治和諧的理解。

在分配理論方麵,休謨作為18世紀的經濟學家已不同於17世紀的經濟學家,不再由地租引出對利息的說明,而是把利息和利潤聯係起來。他認為利息和利潤存在相互影響,在可以得到高利息的地方,沒有人會以低利潤為滿足。但他沒有明確指出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他揭示了利息率發展趨勢,認為利息率低是經濟發達的標誌。

讓·雅克·盧梭

讓·雅克·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反封建的勇敢戰士,又是偉大的民主主義教育家。

盧梭1712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他的高祖父因改信基督教新教遭到迫害,於16世紀中葉流亡到日內瓦定居。他的父親是個貧窮的鍾表匠,母親在生下盧梭幾天後就去世了。因為家境貧寒,盧梭小時候沒有接受過正規的係統教育,他淵博的知識都是依靠自學獲得的。

10歲時,盧梭被寄養在一個牧師家裏,在那裏他學會了拉丁文。兩年後,盧梭在一個公證人家裏當仆人,後來又跟著一個雕刻匠作學徒。因為不堪虐待,兩年後盧梭逃離了這個難以忍受的地方,從此開始過顛沛流離、像乞丐一樣的生活。

16歲時盧梭流浪到薩瓦,投奔華倫夫人。在華倫夫人的幫助下,盧梭來到都尼。在那裏,盧梭改信天主教,並得到一小筆錢。此後為了生活,盧梭當過雕刻匠、仆人和音樂教師。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盧梭於1730年再次回到富有的華倫夫人身邊,依靠她生活了10年。

1740年,盧梭隻身來到裏昂,在那裏做家庭教師。經過長期勤奮的自學和個人奮鬥,盧梭已經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他所從事的職業也從最初的打雜轉變到此時的靠知識謀生。

1742年,盧梭來到巴黎,開始並沒有什麼收獲,直到1743年秋,才在一位貴婦人幫助下任法國駐威尼斯大使的秘書。卸任回到巴黎後,盧梭又從事了一段時間的音樂、戲劇和舞劇的創作,但是沒取得什麼成就。

1749年第戎科學院以《科學與藝術的進步能使道德改善,還是使道德墮落》為題懸賞征文。盧梭於1750年以《論科學與藝術》一文應征。在這篇論文中,盧梭堅決地反對社會上的不平等,反對貴族和不勞而食的寄生者,反對封建社會的文化。這篇論文獲得第一名,盧梭也由此成為哲學界的著名人物。1752年,盧梭創作了歌劇《鄉村魔術師》,上演後獲得極大成功,法王路易十五授予他一筆年金,但是被盧梭拒絕了。盧梭放棄對財產和聲譽的要求,以便讓自己永遠保持貧困和獨立。

盧梭的第二篇專著《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於1755年初發表了。這篇文章所闡述的思想基本是對第一篇征文的進一步發揮。他認為,人人平等、自由的社會是人類的“自然狀態”,私有製使社會出現貧富對立,使人類失去了天賦的自由和平等,發展到極至便是專製製度,人民有權利反抗專製君主。

在這之後,盧梭患了一種受迫害的妄想症,使他的身心不時受到嚴重折磨。然而在1761~1762年間,他卻完成了三部最主要的著作:哲理小說《新愛洛綺絲》和《愛彌兒》,論著《民約論》(也譯《社會契約論》)。在這些著作中,他對封建社會的不平等和封建的奴役製度進行了無情的抨擊,係統闡述了“天賦人權”的政治主張。

《民約論》和《愛彌爾》的出版,給盧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兩部著作中對封建專製製度和神學家的抨擊,激起了政府當局和教會人士的極大憤怒。法院下令通緝盧梭,盧梭的這兩部著作在巴黎被當眾焚毀,盧梭被迫逃往國外。在逃亡中,又有人發表小冊子,對盧梭本人的個人生活和道德品行進行人身攻擊。盧梭懷著滿腔悲憤撰寫了自己的自傳《懺悔錄》及其續篇《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想》。

1766年,盧梭接受英國哲學家休謨的邀請到達倫敦,這期間他所患的妄想症嚴重折磨著他的精神。翌年,他獲準重返法國,化名勒奴。1770年,法國政府宣布對盧梭的赦免,盧梭於是遷往巴黎。1778年7月2日,這位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與世長辭,終年66歲。

盧梭的一生經曆極其坎坷,但是他的光輝的思想卻照亮了整整一個時代。他的學說對後世影響極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專製的精神影響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傳統;他的文學創作也具有鮮明的民主主義傾向,同樣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許多作家。

傑瑞米·邊沁

傑瑞米·邊沁(1748~1832年),英國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法學家、經濟學家,功利主義的創始人。出身於一個律師家庭,自幼聰明好學。成年後擔任倫敦大學教授,並被法國革命政府選為法國榮譽公民。他鼓吹功利主義的政治法律思想,提倡改革政治和法律製度,信仰絕對平均主義的民主原則。他判定,隻有使政權掌握在全體人民手中,建立大多數人的統治,才能保證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著作主要有《道德與立法原理》等。

在《道德與立法原理》一書中,作者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探討了人類行為的本質、防範犯罪的方式及建立法律製度的基本目的與原理。

邊沁認為,正像自然界一樣,人類也有自己的規律,就是善於“趨樂避苦”。“趨樂避苦”是人的本能,這種本能支配著人類的一切行為。因此,我們判斷一個行為的好壞決定於這種行為能否具有增加快樂減少痛苦的作用。邊沁指出,“樂”就是指“功利”,功利意味著對任何人來說,任何事物都可能產生福利與幸福而防止發生災禍與不幸。他把苦與樂分為“單純”和“複雜”兩類。“單純”的樂是指由器官感覺、財富、技能、美名、權力產生的快樂等;“單純”的苦是指貧窮、感覺、仇恨或者惡名產生的痛苦等。“複雜”的苦由多種“單純”的苦彙集而成,“複雜”的樂也由多種“單純”的樂聚集而成。不管所有的苦與樂是怎樣產生的,它們的性質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