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天天外天,九宵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隻怕凡人意不堅。
本書情節慢熱,不喜歡前麵前文累綴的的可直接從第二卷開始看。不影響對故事的理解,保證越來越精彩。
正文:
小草剛剛發芽,大地還有些微冷,有的地方明顯的還能看到冒著寒氣。
路上的行人並不多見,偶爾一兩個行色匆匆,不像是趕路,更像是為了趨走身上的寒冷。不過田地裏已有些人在幹點農活了,他們不但沒有感覺到冷,反而因為身上熱有的脫了外衣放在一旁,忙得不亦樂乎。遠處不時有些家畜聲音傳來,還有鎮子上打鐵鋪裏的吆喝聲。
鐵匠鋪是尚家村尚老二開的。
鎮子很小,隻有一條南北街道,但小鎮的名字很好聽,叫珍溪鎮。鎮上有兩大主姓家族,一個是繆家,另一個就是尚家,一南一北。但其實兩家主要成員都不在鎮上。繆家村在珍溪鎮西南方五六裏的樣子,尚家村更遠,在小鎮北邊十幾裏路。
所以尚老二的鋪子就在街道的最北端,因為那邊是尚家村人趕集必經之路。
兩大家族雖然隔得遠,但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恩怨。
好像自從有了這個鎮子開始,兩大家族就一直在爭鬥,誰也說不清是從哪一代開始,誰也說不清具體有什麼仇怨,就好像黑色螞蟻碰到黃色螞蟻天生就是仇家,骨子裏就有一種仇恨。
雖然互有輸贏,但誰也不服誰。隻不過風水輪流轉,三十河東三十年河西。但誰也不敢真的整死誰。
現下就正是尚家勢弱的時候。
此時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尚老二扔下手中的家夥事對旁邊的一個少年說:“小山,停下手上活,我們先吃飯再說。”
小少年“嗯”了一聲,停下正在抽拉的風箱。
尚老二家鐵匠鋪生意還可以,主要是接些尚家村人的生意,但價格上不去,剛好能過過日子,比一般人家好點。不過別人家一日兩餐他家堅持一日三餐,用尚老二的話說打鐵是氣力活,要吃飽了才力氣。
所以,尚老二雖然自己粗糙技術也不是特別好,但他隻要準備帶學徒了,就有很多人托關係找他。
但是,那個叫小山的少年還並不是他的學徒,不過尚老二有信心能收這個徒弟。
小山是尚家村和他同房堂兄的兒子叫尚青山。尚青山的父親和尚老二同是德字輩,大名尚德正,尚老二大名尚德柱,正真的堂兄弟隔不到三代。
說起尚德正曾是他們尚家村這幾十年的驕傲,年紀不到三十就在縣太爺幕下做了師爺,對他們尚家村更是照顧有佳。尚老二能在鎮上開這個鋪子就得了不少的恩惠。不過可惜的是受縣太爺官司的被貶連累流放去了邊疆,也許這輩子都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小山這孩子還是家族共同努力爭取下沒有流放出去,當然了尚德正名下的財產也都花了個精光。所以,小山的扶養也成了全族人的事。不過,主要還是尚老二這房的事。但真正關心青山的,也許隻有這個尚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