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尚家村(2 / 2)

這六房主要是以六個大祠堂來分,每房祠常下麵也都各自不一樣。就比如尚青山這房,是最小的一房,開得也最慢。

如果單是以字輩來算的話,尚青山可以做很多老頭子的爺爺了。當然了,有時候也不會全以字輩來稱呼,主要是看家庭興旺。

所以尚青山看到像父親同類年紀的人都會叫叔叔或伯伯,再大一點的叫爺爺,當然也有人客氣會叫他青山叔,他反而不好意思。也許青山父親還沒有流放出去的話,有些人也許是真心的。

但其實真正年齡和輩分都與尚青山比較對得上的隻有十幾戶人家,是同一個老廳的,扶養尚青山的也主要落這十幾戶人家身上。

當然了,每房都會有一些公共的財產,比如祠堂老廳這些是沒法分的,每年還得湊錢維修。就是為了每逢有什麼大事的時候本房下的成年男丁都在祠堂或廳下集合。當然也還會有些其它財產沒分,每房的情況不一樣,或者說每個老祖宗的情況想法不一樣。

尚青山正得益於此,在尚家村時住在祠堂裏最小的花廊間。所以一到晚上尚青山反而是自由的。

尚家村的人尚武,也許是因為與繆家人鬥爭的關係。

教武功是開放式的,隻要是本家人都可以去學,隻要你有時間隻要你願意學。甚至到了合適的年紀的孩子家族長輩會來動員去學,以免錯過最佳練習的年齡。免費的,特別是時間也比較合適,大都在晚上,不擔擱白天的活記,隻要在祖宗排位下向師傅行個禮,然後在家裏或鎮上請師傅吃餐拜師宴就可以。

當然,村子裏也有街道而且不比鎮上的差。隻不過村裏街上請不如家裏實惠,反而沒人請客在村裏街上吃。總之就是一句話,隻要你想學武,很簡單。教武的地方就是在祠堂,師傅也是本家的,算是族裏的供奉,每年族裏會給錢。

教習的主要是外家功夫。也有些師傅也會內家功夫,不過很少拿出來,據說大都教給至親的人,偶爾會說一兩句,也是諱莫如深。

尚青山因為住在祠堂近水樓台,每天晚上都偷偷的跟著學。站在隊伍的後麵,不懂的也不敢去問,畢竟沒有拜過師,隻能自己悟。

也許是因為孤兒的原因村子裏有些比較野的孩子和他特別玩得來。德貴家的青財就是,和青山年紀一樣大,每逢父親給青山安排重活時也一起幫忙幹,還不停的嘮叨他爹。隻要青山回村子住,他就喜歡擠在青山那個狹小的花廊間裏一起睡,有時還偷偷的帶一些吃的。

少年沒有朋友,但他們也許是一個例外。而青山練武有不懂的地方也通過他向師傅請教。慢慢的師傅也知道了這個悟性很好的少年。

有一天晚上,練完挙後師傅悄悄的來找青山,並把他領到了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