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血紅驕陽(1 / 2)

自古巴蜀之地便是以險俊享譽關中腹地,其山勢多以奇、絕、險、秀冠絕天下。奇峰林立間往往便是澗深幽穀古樹古藤相纏,常年濃霧不散難見天日。往往其絕壁深穀間連玩猴飛鳥也難以逾越。身在此山中方知世人所謂的蜀道難,實難形容其萬一。

鍾如風與吟雪在山中一路穿行了數個時辰,這才找到一處低矮的山巔稍事休息。按常理此時早已日上三竿臨近晌午,但山間的霧氣卻依舊濃稠不減,兩人開始時並未留意,隻以為是陰天所至,何況山中的天氣本就變幻無常。然而當兩人登上山巔才赫然發現,天氣陰沉並非是陰天濃霧所至,而是此時天上居然懸掛著一輪詭異的血紅驕陽。

仰望著峰巒雲海上殷紅如血仿佛圓月般的紅日,良久吟雪才難以置信的問道:“鍾伯伯,太陽怎麼變成紅的了?如此的異象,以往可曾見過?”

鍾如風搖頭道:“沒見過,某家從未見過也未聽說過!”隨後他思及這一日夜的所見所聞不禁心有感慨的苦笑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何況這樣的天象即便有過也不是我等普通之人可以知曉的。曆朝曆代中均有史官記錄其當朝奇聞異事,編輯成冊存入太史局,甚至朝廷還設有司天監專為皇家解析天象異說,這些都是平常人根本接觸不到的!”

吟雪點頭不語,腦海中不由想起了結拜的二哥李治。此時二哥應該早已回到宮中,那記錄有洞天秘錄的龜甲想來也一定帶回去了,甚至已送到那奇人袁天罡手中!不知二哥是否也看到了這難得一見的血陽異象?真不知長安城中的百姓見到這種天象會有怎樣的反應?

正如吟雪所想,此時長安城中因這血陽當空早已掀起軒然大波。且不提城中百姓如何人心惶惶傳言四起,單單皇宮中,太宗就已為此重新將數位重臣召入宮中,太史局、司天監一眾官員更是一個不少,隻是當問起這血陽紅日的緣由時,眾人卻無人可以說清其來由,更無人敢妄言吉凶,大殿中一時間竟靜的可怕。

太宗見此不由心中微怒,正要出言斥責之際忽想起一人來,那便是業已閉關西山的袁天罡,若此人在的話,必能為自己解疑答惑。就在太宗要差人前往西山去請袁天罡時,忽有內侍太監報,太子有要事求見。太宗不知是何要事,遂讓太子上殿。待李治進殿見禮後馬上呈上一秘折,說是前些天路過西山,袁天罡托其在今日轉呈皇上的一份奏折。太宗聞言不由心中一動,他深知袁天罡為人慎言慎行,每每行事間必有深意,遂取過奏折觀瞧。

果然密折中提到,袁天罡於十數天前便已從天象中推測到今日的血陽異象,並詳述了血陽由來。此血陽異象在道家典籍中被稱為“太陰蝕天”,是由於天地間陰陽二氣失衡所至,每千年左右輪回一次,早在武王建周時便曾出現過。此異象可令人心生煩躁,對人身卻無害,所以請皇上無須驚慌。袁天罡最後在折中進言道:“皇上仁德愛民乃千古明君,是以臣才敢直言不諱,‘太陰蝕天’無所謂吉凶,隻要仁政民安我大唐氣運可保十世昌隆!”

太宗看罷沉吟不語,良久才豁然朗笑出聲,並命內侍將奏折與一幹重臣傳閱。隨後太宗連下數道懿旨安撫百姓,增派禁軍加大長安城的治安,壓製規避即將到來的諸多隱患。

袁天罡進言之意,太宗已隱隱明白,此番“太陰蝕天”既能影響人的心緒,必然不會如此簡單。他之所以開懷大笑,不僅有對袁天罡直言不諱的欣賞,同時他也幡然領悟到民心既天心,麵對無法回避的天災,若自己這天下之主先慌了,那天下又哪有太平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