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5

政治素質

要對政治有個正確的理解。政治,不同時期有不同涵義,長期以來,由於左的影響,把政治同階級鬥爭完全等同起來,使我們國家遭到很大的挫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大家都已認識到,從全國來說,當前最大的政治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用什麼標準衡量幹部的政治素質呢?正如鄧小平所說:“為人民造福、為發展生產力、為社會主義作出積極貢獻,這就是主要的政治標準。”“政治態度好主要應該表現在為社會主義勞動得好,做出的貢獻大。”可見今天政治素質好的含義和過去我們所理解的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指勞動態度好,工作態度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這些政治素質要求落實在校長身上,表現的內容應該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作出貢獻。如沒有這一條,工作中就會缺乏責任感,沒有為師生服務的觀念,那麼,其他素質再好,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校長。

業務素質

校長應具備一定的業務素質,具體內容,可概括為三個方麵:

(1)有相應的學曆、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鄉(鎮)小學以上的小學校長應不低於中師畢業的文化程度,初級中學校長應有不低於大專畢業的文化程度,中學、高級中學校長應有不低於大學本科畢業的文化程度;中小學校長應分別具有中學一級、小學高級以上的教師職務;都應有從事相當年限教育教學工作的經曆;都應接受過崗位培訓,並獲得“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2)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所謂“一定的”,就是懂得辦學規律,懂得教學規律,有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教育史的知識。教育理論範圍很廣,中小學校長工作很忙,他們不可能像教育理論工作者那樣去研究教育理論。校長應該成為教育家,但不應要求每位校長都是教育理論家。

(3)有管理才能。這是校長不同於教師的主要特點。一個校長如果隻有相應的文化水平、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而缺乏管理才能,那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校長。有些地區在調整學校領導班子時,由於考查業務素質隻注重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忽略管理才能,使有些學有專長而缺乏管理才能的人,在當上校長之後,難以勝任工作,極為苦惱。當然,管理才能不是天生的,可以在實踐中鍛煉。但是,一個人有沒有管理才能,會在工作中隨時表現出來。在他擔任教研組長時,在他擔任班主任時,在他擔任團隊工作時,必有所體現,我們不應該否認這種個性上的差異。

管理才能包括哪些內容呢?主要包括組織能力、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

有管理才能的校長,必然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把學校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在刀刃上,使每個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有管理才能的校長,必然重視工作效率,因而在工作作風上,雷厲風行,要求有令則行,有禁則止,決不容許推諉、拖拉作風。

有管理才能的校長,必然講究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善於思考,善於同群眾商量,發揚民主作風,尋求最佳方案,決不驕傲自大,自以為是。

有管理才能的校長,必然講究領導藝術,處理問題講究方式方法,不冒進、不主觀、腳踏實地,量力而行,善於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這些管理才能需要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和成熟。

思想素質

思想素質雖然看上去與政治素質差不多,但二者是有區別的。政治素質,是指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風來說的;而思想素質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品質。它蘊藏較深,不易表露於外,更需要自我修養和磨煉。思想素質受政質素質影響,但不完全取決於政治素質。

思想素質的內容極其豐富,但又相當複雜。一般說來,校長要正確處理的問題不外對己、對人、對事等方麵,即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別人,如何處理事情。這就要求校長在對己、對人、對事等方麵,努力作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實事求是,勇於創新。

所謂嚴於律己,就是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很嚴,不指手畫腳,不誇誇其談,不光說不練,作風嚴謹,一絲不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作出楷模;要求教師講師德,自己要帶頭做到。榜樣是無聲的命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做到“嚴於律己”,必須有較強的自我克製、自我控製能力,必須有自我批評精神。

所謂寬以待人,就是要具備寬廣的心胸,不斤斤計較。這是一個校長團結群眾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也是學校領導內部團結共事最重要的一條。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領導者要有這樣的寬廣胸懷。不要計較你的下屬見了麵沒跟你問好,有損你的威嚴;什麼時候說話不注意場合,給了你難堪。凡胸襟狹隘不能容物者,決不是一個好校長。美國中小企業人事管理24條中有這麼一條:“記住:如果沒有不滿,就沒有改進。”群眾有意見,不一定是壞事;你一到場,鴉雀無聲,不一定是好事。一聽見群眾的批評就暴跳起來,甚至給反對過自己的人穿小鞋,這樣的校長,很快就會失去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