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6

反饋要有效

反饋有有效與無效、有益與無益之分。教師要盡最大努力避免無效、無益的反饋,這要求教師做到:

1.必須充分把握學生在性格、認知上的特點,尊重學生,多對他們進行鼓勵,避免在反饋中使用有傷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言辭和行為。隻有建立在熱愛、關心、尊重學生基礎上的反饋信息,才能充分、有效地被學生接收。

2.對學生的反饋要有一定的層次,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學生反饋信息。

3.要注意排除無關或消極信息的幹擾,使學生能夠及時、準確地識別反饋信息的真實性與假象,能了解教師的真實用意。

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矯正和強化

1.教師在從學生那裏獲取反饋信息後,不僅要對反饋信息進行辨別分析,而且還必須對學生不符合教學要求的反應進行矯正,對符合教學要求的良好反應進行強化。

2.矯正的目的是使學生改變片麵或錯誤的認識和行為,強化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某一行為的變化朝更好的方向發展或通過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反饋鞏固學習成果。

8.學校集體備課製度

1、備好課是加強教學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保證,也是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之一。因此,不論是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任教不久的新老師,都要認真備課。

2、堅持同年級集體備課。備課組長在中心教研組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或本學科的教學質量。備課的主要任務有:

(1)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鑽研教材,確定學期各單元訓練的重、難點。

(2)分析本年級學生學習特點。

(3)統一調整教學進度。

(4)安排本年級教學活動。

3、集體備課的主要內容:

在每個單元教學進行之前的備課,從整體出發,突出重、難點,並擬出授課計劃。

(1)領會本單元編排目的與意圖,確定單元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2)找出重、難點,確定主次。

(3)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能力,考慮本單元應培養學生具有哪些能力和發展哪些智力。

(4)安排 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

4、備課的要求:教學內容超前備;時間固定周周備;單元過關精簡備;學生學法分析備;課後反思仔細備;問題出現天天備。

5、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時間不準遲到、早退,有時不能參加者應是先請假。

9.課堂教學研究製度

1、健全機構。學校按學科性質分別成立語文科、數學科、藝體教研組各一個。語、數科教研組設組長3名,藝體教研組各設組長1名。教研組長負責組織本學科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工作,期未進行總結。

2、領導帶頭。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務處正、副主任按學校工作計劃安排分管各自的教研活動,並做到"四帶頭",即帶頭學習教育理論,帶頭上好優質課,帶頭開好教學專題講座,帶頭總結教學經驗。

3、製定計劃。各教研組長每學期初根據學校教學工作重點組織本組教師討論製定學期教學計劃,教研計劃,培優補差計劃,期末製定複習計劃。

4、活動內容。學習大綱,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鑽研教材,改進教法,研究備、教、輔、改、考、析、評等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舉行教研課、觀摩課、實驗課等公開教學研究活動。以便摸索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並對各項活動及時總結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