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部隊來到了麻城縣段水山地區。不認輸的鄭延珍率部又跟了上來。
“來了就打,正合我意。”高敬亭說。
段水山是敵兩個“駐剿”區的接合部,在此殲敵是再好不過了。高敬亭和方永樂布置了伏擊圈,讓鄭延珍鑽。不多時,敵人果然闖進了伏擊圈。高敬亭一聲令下,我四麵一起喊殺,群山回聲。高敬亭手執大刀在陣地指揮,方永樂率主力從側後出擊。戰士們衝入敵群,奮起廝殺!激戰兩個多小時,擊斃敵六一三團團長曹興文、參謀長劉長榮及營連軍官多人。敵人再也支持不住了,死的死,降的降。鄭延珍見勢不好,帶著一部分殘兵落荒而逃,高敬亭也不追趕,命各營打掃戰場,這次戰鬥繳獲各類槍四百餘支。除部分物資彈藥外,還獲敵電台一部。
1935年7月2日,我軍到達太湖店前河,召開營以上幹部會議,軍、師領導高敬亭、方永樂在會上總結了打破敵人“清剿”計劃的基本經驗,明確提出“四打四不打”的作戰原則,即“敵情明、地勢好、繳獲大、傷亡小就打;敵情不明、傷亡過大、地勢不利、繳獲不大不打”。同時還根據敵軍各部相互之間派係林立。不協調、不統一的特點,在軍事鬥爭的策略上明確了“拖垮二十五路軍,伺機打擊敵十一路軍和東北軍,向保安團要補給”的方針。堅持以遊擊戰為主,輔以必要的伏擊戰的作戰形式。7月7日,全軍在舒城縣烏沙街以東黃巢尖,殲滅安徽省保安團一個營,俘敵一百多名教育釋放;12日,在潛山縣殊屋廟,截擊敵護送給養部隊,俘敵官兵六十多人;繳獲重機槍二挺、步槍四十八支;從俘虜口中得知,梁冠英專門抽調一些“精兵強將”組織了一個別動隊,對付我手槍團。這個別動隊每人配備長短槍,還有新式自動步槍,都是新家夥,直屬敵三十二師指揮。
7月15日下午,手槍團翻越潛山境內的萬山,來到太湖縣野溪河附近,計劃在天黑前過封鎖線。這時偵察員來報,敵人有一個旅,昨天晚上進駐野溪河。
餘雄立即登上野溪河對麵的山頭進行觀察,果然發現野溪河小街周圍有敵軍活動,看來從這裏越過封鎖線是不可能了。
隻有向南走,下一道三四裏長的山坡,跨過一道山澗,才能到達對麵山上。餘雄即命令二分隊迅速占領東麵山頭,監視野溪河方向敵人的動靜,掩護我主力轉移;命令一分隊擔任前衛,化裝冒充敵九十六旅“追剿”部隊,順著南山坡前進。
走出約二裏路的半山坡上,突遇藏在路邊樹林內的敵哨兵“砰砰!”對空打了兩槍,嚎叫道:“站住,站住2你們是哪一部分的?”
他們不理睬,繼續向敵哨兵逼近,敵哨兵又狂吠起來:“快站住!再不站住,我就開槍了!”
詹化雨一步搶上前去,逼到敵哨兵麵前:“他媽的,誰叫你隨便打槍!”並用手指指著胸前的符號說:“你他媽的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連自家人都不認識了!
你看老子是哪一部分的?”
大個子班長接著怒罵道:“媽的,你朝老子開槍,八成是共軍冒充我們的!”
不由分說,就把兩個哨兵的槍給下了。經過審問俘虜,才知道山腳下小村子裏也有敵人,而且是敵三十二師別動隊的一百多號人。
紅軍戰士聽說山下是敵人的別動隊,這下可高興了。
“這回算是叫咱們走運碰上了,今天倒要看看你別動隊到底是個什麼貨色!”
一個戰士指著兩個俘虜哨兵說:“什麼貨色,都像這兩個,交槍、當俘虜!”
詹化雨把俘虜交給後麵的同誌處理,準備前進。團長餘雄到了。知道情況後,命令戰士們作好應急準備,迅速向山下前進。沒走幾步,又發現兩個敵兵持槍向山上跑來,又照剛才的辦法抓住他們,問他倆上來幹什麼?他說剛才聽到兩聲槍響,隊長叫他倆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情況異常嚴重,時間一刻也不能拖延,我先頭部隊繼續快步向山下奔去。來到山腳下村莊西頭時,村口敵人便大聲喊叫:“你們是哪部分的?站住!”
“我們是九十六旅追剿部隊。你們是哪一部分的?”
這時村子又竄出幾個敵人,槍栓拉得嘩啦啦響,並大聲叫喊:“站住,站住!
再往前就開槍了!”
山陡路窄,隻能一路縱隊行進,隊伍拉得很長。我一分隊戰士正向村莊運動,過早暴露,對我不利。詹化雨連忙搶前一步,向村口敵兵招手:“不要誤會,我們是二十五路軍九十六旅追剿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