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從昏頭轉向中慢慢清醒過來,仗著兵多勢眾,很快穩住了陣腳,拚命反撲。
敵我攪在一起。隻見刀光閃閃,殺聲如雷,雖然白刃拚搏,不好開槍打炮,卻也是一場惡戰。
高敬亭站在望軍寨上,看著麵前的一場鏖戰,立即命令手槍團的戰士從左右兩翼迂回包抄,打退山下之敵,切斷半山之敵的退路。手槍團的戰士,個個藝高膽大,很快形成了兩翼包圍之隊形,以密集的火力猛烈向山下敵人掃射。敵漸漸招架不住,慘敗而退;半山腰之敵,眼看孤立無援,大勢已去,紛紛舉手繳械。
林維先闖關方永樂率二四四團第一營和手槍團兩個分隊,於3月中旬到達黃岡大崎山。為了加強該地區鬥爭,方永樂從部隊中抽出九名同誌組成便衣隊,留在當地活動。然後命令師參謀長丁少卿、林維先帶第一營到光山、羅山、禮山等地遊擊。方永樂自帶手槍團兩個分隊在黃岡、麻城地區遊擊。
4月20日,第一營來到孝感的姚家山,區委的同誌就告訴說,鄂東北獨立團同貴州軍一〇二師的一個團在老山寨打上了。獨立團憑高據險,守著山頂;一〇二師也不孬,剛從貴州調來,善於爬山,裝備精良,搶攻積極,因此戰鬥激烈。林維先聽罷,請區委同誌通知獨立團,繼續堅守,然後便帶領一營迂回到敵人後麵,架起機槍,一陣疾風暴雨般襲擊,兩麵夾擊。敵人立刻暈頭轉向,潰不成軍。一營和獨立團協調配合,衝入敵陣,不多時便把敵人兩個營給吃掉了。
這次老山寨戰鬥共殲敵一百多人,俘四百多人,繳獲各種長短槍四百餘支。
當晚,林維先把部隊拉上山休息。從山腳到山頂,走了有二十裏。山頭上籠罩著一片稠密的霧,當地老百姓管它叫“聚霧山”。
大家剛在山石上坐下來,便看見山下有許多火光,忽隱忽現,由遠處往山腳集攏。不好!尾追的敵二十五路軍上來了,企圖包圍聚霧山,吃掉山上的紅軍遊擊隊。
不能再在山上休息了,必須連夜迅速轉移。
往哪轉移?怎麼轉移?林維先正在揣思,一看身邊不遠被押著的一個俘虜,心說有辦法了!以前曾多次冒充二十五路軍和保安團,今天為什麼不可以冒充貴州一〇二師呢?
林維先把想法說出來後,大家立刻表示讚同。於是,紛紛命令俘虜把軍衣脫下來,然後自己穿上,並模仿貴州兵的打扮,往頭上纏一條白毛巾。服裝不夠,一些戰士就改穿便衣,充當被抓來的挑夫。尖兵班專門配備了十二個解放過來的貴州兵,好回答敵人的問題。
破曉前,部隊趁著黑暗下山了。林維先化裝成敵團長,走在隊伍前麵。
第一關是青山口,這是個緊靠鐵路線的小市鎮,前麵不遠有個山嘴,叫溜石畈。
國民黨軍在那修築了碉堡,卡住了出入山口的大道。
隊伍來到鎮子前,離大路約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一個碉堡,裏麵的哨兵高聲發問:
“哪一部分的?”
尖兵班長說:“一〇二師的,追剿土匪從這裏路過。”
說完,尖兵班長帶著一班人站到路邊,準備應付敵人。林維先則帶著部隊不停腳地繼續從大路上通過。
不一會兒,一個副官模樣的人帶著一個手持駁殼槍的士兵從碉堡裏跑出來,叫道:“停下!為什麼不停下?要通過也必須先跟我們接頭。你們到底是什麼部隊?”
尖兵班長瞪了他一眼,沒說話,不慌不忙摸出張名片遞了過去。敵副官一看上麵寫著團長的頭銜,凶相便去了七分。但眼光卻仍在尖兵班長身上轉,表示懷疑。
抓來的貴州兵連忙幫腔:“我們是一〇二師的。”
見隊伍已差不多通過碉堡,尖兵班長懶得跟他們周旋,不耐煩地說:“我們團長已經前麵走了,追剿任務緊迫,我們不能多耽擱。兄弟們,走!”
見要走,敵副官更加懷疑了,賊頭賊腦地磨蹭著不讓走。尖兵班長“冒火”了:
“不相信怎麼的?那就跟我前麵去見團長。”
副官想了想,竟然真的帶著三個兵跟著往前麵來見“團長”。為了離溜石畈更遠些,林維先加快了步伐,等敵副官帶著人追上來,便厲聲喝道:“還等什麼?把他們的槍下了!”
尖兵班的戰士早有準備,一擁而至,四人全繳械了。
“幹什麼,幹什麼?誤會誤會。”敵副官說。
林維先說:“一點沒誤會,我們是紅軍遊擊隊,不繳你的槍繳誰的?”
敵副官這才如夢初醒,乖乖做了俘虜。碉堡裏的敵人還等他去報告聯絡結果哩,所以一槍沒有放。
過了青山口,天已大亮。又走了二十多裏,便到了塗門港。這裏駐著鄉民團一個排。民團見了正規軍都要小三輩。林維先便用先發製人的辦法對付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