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學探秘故事1(1 / 2)

第一章科學探秘故事1

阿基米德與王冠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

有一次,國王做了一頂王冠,他想知道那是不是純金的,於是把阿基米德召來,讓他查個水落石出。阿基米德找來一塊和王冠同樣重的純金塊、兩隻大小相同的罐子和盤子,然後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放進裝滿水的罐子裏,當水溢出來時,各用一個盤子接著。最後,把這些溢出來的水分別倒進兩隻同樣大小的杯子裏,一比結果發現溢出來的水不一樣多。王冠的秘密就這樣被阿基米德揭開了——而揭開王冠秘密的方法就是物理學上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即浮力定理。

肥皂泡中的啟示

牛頓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回家探親。一天,他和父親到田間鋤草。休息時,牛頓摘下蒲公英的莖條,吹肥皂泡玩。吹著,吹著,他突然發現一個個肥皂泡在陽光下變得花花綠綠,便奇怪地問父親。父親說:“這有什麼稀奇,肥皂泡本來就這樣。”“不,這一定與太陽光有關,它說明陽光並不隻是一種顏色。”誰不知道太陽光是白色的?傻孩子!”

“問題沒這麼簡單,我要認真地研究一下。”這個自小就有股子“牛勁”的牛頓,一旦遇上疑惑,不弄個水落石出,是不會罷休的。

第二天,天空晴朗,陽光明媚。牛頓收拾了一些必要的器具,開始了自己的實驗。當他一邊吹肥皂泡,一邊拿著一塊三棱形的玻璃片觀察時,呈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彩。“啊!陽光中包括七種顏色。”牛頓為自己的發現歡呼雀躍著,但他馬上又想到:白光既然可以散成七色,那麼,七色光聚在一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白光呢?於是,他連忙試驗,果然如此。

就這樣,牛頓從普通的肥皂泡上,發現了光學物理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理——光的色散和聚合原理。

飛碟之謎

1947年6月,美國新聞界報道了這樣一件奇事:一位滅火器材公司的老板駕駛著他的私人飛機在天空飛行,突然,他的眼睛被一陣強光所吸引,他定睛一看,隻見在他的前方,出現了九個奇怪的飛行物,這些飛行物形狀又大又扁,並且一蹦一跳地飛著,就像飛行的碟子一樣,它們快速地升高、旋轉,然後消失了。

飛碟一事轟動了美國。此後,在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國相繼有人報告說見過類似的物體。幾十年來,世界各地都有人稱看見過此類物體的出現。後來,人們根據目擊者的描述,得知這類物體一般呈碟子形、草帽形、球形等,人們把它稱為未經探明的空中飛行物,在英文中,它的縮寫名字是UFO。

在我國,也有人看見過飛碟。1979年12月的一天晚上,昆明市一所中學的幾個同學,下晚自習回家時,發現不遠處的天空中有個紅紅的火球懸浮著。很快,它又高速旋轉著飛起來,它上下左右輕盈地飛舞著,五分鍾後,火球突然加速,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飛碟究竟是什麼?它從何而來?它是虛構的幻覺還是確有其物?圍繞著飛碟,是一連串撲朔迷離的疑團,真相如何,我們正期待著科學家們的回答。

愛迪生發明燈泡

愛迪生在1878年完成留聲機的發明後,轉向對電燈的研究。他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要使電燈能照明,關鍵在於燈絲。於是他先後試用了1600多種植物纖維和礦物質做實驗,可都沒有成功。

有一天,愛迪生看見妻子用來縫製衣服的棉線,頓時眼睛一亮。他拿起一團棉線,直奔實驗室,他把棉線燒成炭絲,做成燈絲安裝在燈泡上。接通電源後,燈泡立刻發出耀眼的光芒,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明。世界上第一盞白熾燈終於誕生了!這盞燈足足亮了45個小時,後來,愛迪生又對燈絲進行了改進,使電燈亮了1200多個小時。

雷達的發明

1940年9月15日,瘋狂的希特勒集中500架德國飛機偷襲倫敦,企圖讓這座著名的城市從地圖上消逝。可是,德國法西斯的飛機還沒有進入英國領空,就遭到英國殲擊機和地麵炮火的攻擊,結果有105架飛機被擊落。

原來,英國之所以能早早地發現敵機,是因為他們當時已經發明了雷達。這應歸功於物理學家羅伯特·沃特森·瓦特。因為雷達是他發明的。

1934年的一天,沃特森·瓦特在實驗室觀看熒光屏上的圖像時,突然發現圖像中出現了一連串的亮點。經過反複地實驗,發現那是距實驗室不遠的一座高樓反射回來的電波信號。這一意外發現使沃特森·瓦特想到:既然近處的高樓能反射電波,那麼更遠的東西是否也能反射電波?如果可以,那不就可以從熒光屏上及時發現入侵的敵機嗎?在英國皇家司令部的支持下,他試製成了電波發射裝置和接收電波的裝置。經試驗,飛機在12公裏以內起飛後,發射出去的電波碰上了飛機後迅速反射回來,發現了目標。半年後,雷達更加完善了,外來信號在屏幕上能直接以光帶的形式出現。這樣,飛機的高度與距離就一目了然,並且能發現160公裏內,高度5000米的飛機。世界上第一部雷達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