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神秘消失故事4(3 / 3)

世界上最凶猛的動物是什麼?或許你會回答說是老虎、獅子、土狼、鱷魚之類的,不過你卻錯了,要知道在幾萬年前,在澳大利亞有一種比獅子還要厲害數倍的有袋類猛獸——袋獅。袋獅的體型大概是獅子的三分之一,但是其殺傷力卻比獅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種占盡優勢的,在澳洲大陸少有敵手的殺手,在3萬年前突然消失了。

是什麼原因滅絕了這些猛獸呢?類似恐龍滅絕之說的“小行星撞擊說”,或者“地球板塊移動說”似乎都無法解釋這一突然消失現象。是海洋災難?是血性屠殺?科學家目前還無法解釋,隻能做一些推測。

目前,一些新的構想被部分前衛的科學家提了出來:生物鏈的斷節使這種凶猛的有袋類殺手突然在澳洲大陸上消失了。這些鋼牙利齒的家夥竟然是被餓死的?聽起來似乎有些可笑,但也不用覺得奇怪。要知道,當時澳洲大陸物產並不是非常富饒,生物種類和數量並不豐富,如此凶猛而又少有敵手的掠食霸王因“僧多粥少”而消失也不奇怪。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解釋。據說,有一種更為凶險的物種從其他大陸遷移到了澳洲大使這些原本很有優勢的物麵臨著滅頂之災。那這更為凶險的生物是什麼呢?根據科學家的推測,他們就是最早來到澳洲大陸的人類。為了爭奪對這片土地的統治權,人類可能對這種在澳洲大陸稱霸上百萬年的猛獸采取了滅絕性的行動。

當然,這些都是目前的一些推測,還無法得到科學的證明。可能一些自然病毒也會使這些生物消失,最近發生在澳洲袋獾身上的無法解釋的病毒性腫瘤很可能在3萬年前同樣發生在袋獅身上。如今科學如此發達,尚且不能保住袋獾的小命,3萬年前的袋獅更是難以幸免了。

冰川時代末期的猛獁象

猛獁象生活在最後一個冰川時代,與大象是同一個祖先。它們體形巨大,身披長毛,最長的毛有50厘米!長毛下麵還有絨毛,皮下脂肪有9厘米那麼厚,在頭頸部高聳著一個人駝峰,像駱駝一樣,是用來儲存脂肪的,這都是為了能住寒冷而食物較短缺的地方生存下去而進化出來的。猛獁象曾統治著整個北半球,它們在領地上縱橫往來,不可一世。可在一萬年前,它們突然消失了,隻給我們留下了些許它們曾在這個星球生活過的痕跡。

有人推測,猛獁象的滅絕也許是由於火山噴發或大型泥石流造成的。在墨西哥就曾發現了一個七口猛獁象家庭的全部骨骸化石,時間上正好與猛獁象消失的時間一致,而它們距波卡特佩特火山僅20千米。

接著,又有人推測,很可能是天氣的變化導致了猛獁象的滅絕。冰川時代晚期,氣候回暖,越來越炎熱,猛獁象生活的草地逐漸變成了長著稀疏灌木和仙人掌的沙漠,猛獁象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變,但是它們卻無法適應這種改變,就逐漸滅亡了。

還有專家推測,猛獁象的懷孕周期很長,達22個月以上,這樣,猛獁象本身的出生率就很低,而且在人類及其他猛獸的獵殺下,猛獁幼象的成活率更低,所以猛獁象的數量一直處於負增長狀態。在經過漫長的時間後,猛獁象最終沒有擺脫掉滅亡的命運。

可在美洲另外一個地方出土的猛獁象遺骨化石上,卻發現了有被人類傷害的跡象。在南美洲發現的1500個猛獁象遺址中,有60個人類在場的證據。這樣看來,人類的過度捕殺可能造成了猛獁象的滅亡。再後來又有新的發現,猛獁象好像是染上了某種傳染力非常強的疾病,這種可怕的疾病使得這個種族最終滅亡了。

誰滅絕了地懶

在冰河時期,生活著一種和現代樹懶有著親屬關係的巨型動物——地懶,它的體型和現在的大象相當。但是,大約從11000年前,這種冰河時期的巨獸開始從地球上逐漸消失。大約到5000年前,生活在中美島嶼上的最後幾隻地懶也死去了,宣告了該物種從此徹底消失。

那到底是什麼滅絕了地懶呢?研究者們對此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並且一直爭論不休,至今誰也說服不了誰。這兩種觀點聽起來似乎都有一點道理。

一種觀點認為,地懶的滅絕與猛獁象一樣,是因為冰河時期末期氣候發生急劇變化的結果。地懶在經曆了整個冰河時期後,在冰河末期,它已經能夠適應那種寒冷的氣候,它有厚厚的脂肪,有長長的毛。但是到了冰河末期,氣候突然開始變暖,已經適應了寒冷氣候的地懶無法適應這種變化,最終走向了滅絕。

反對者認為,如果地懶是因為氣候變化而滅絕的,那為什麼中美洲島嶼上的地懶到5000年前才滅絕呢?這些島嶼又不像格陵蘭島,可以維持較低的溫度。

所以,就產生了另外一種觀點:是人類的捕殺導致了地懶的滅絕。這種觀點的支持者認為,11000年前美洲大陸地懶開始滅絕,恰好是冰河時期晚期,但是也正是人類涉足美洲大陸的時期。中美洲島嶼上的地懶又生活了6000年,這也恰好是人類登陸這些島嶼的時期。所以,地懶的滅絕顯然與人類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是,10000多年前,人類的數量有多少呢?他們為什麼隻捕殺地懶呢?如果不僅僅是捕殺地懶,那麼多動物他們捕殺得完嗎?為什麼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滅絕了呢,而隻是地懶和其他部分動物呢?一切又充滿了疑問。

地懶是滅絕了,可它的滅絕之謎卻仍然沒有完全解開。

汗血寶馬今何在

傳說,汗血寶馬是一種非常神駿的馬,能夠日行千裏,夜行八百。這種馬在急速奔跑後,肩部會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所以被叫做“汗血寶馬”。

曆史上關於汗血寶馬的記載,最著名的,要數西漢時期,漢武帝為了爭奪汗血寶馬而引發的兩次血腥戰爭。此後,有關汗血寶馬的傳說流傳至今。汗血寶馬自漢朝時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上千年,後來卻突然無影無蹤了。

那麼,汗血寶馬這種神奇的動物又怎麼會消失了呢?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00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日本專家在中國新疆的天山拍到了“汗血馬”的照片,確實“汗如鮮血”。對此,有些專家說這是有可能的,可能汗血馬的毛細血管非常多,而馬在高速奔跑時體溫會比平常高出5℃左右。在高速奔跑後,隨著血液循環的加快,少量血就會從細小的毛孔中滲出。

但是也有些專家稱,馬流“汗血”隻是一種馬病,是吸血寄生蟲鑽到了馬的皮下,使得馬皮流血。也有專家說,汗血寶馬隻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說法,因為馬在出汗時是毛先發潮,然後汗才流下來,有些紅色的馬在出汗後馬毛的顏色更加鮮豔,人們就有一種錯覺:馬在流血。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汗血寶馬,也就不存在消失這種說法。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會流“汗血”的馬確實存在,但是可能不像傳說中的“日行千裏,夜行八百”。比如古代的驛站,用快馬來傳訊息,稱“六百裏加急”,但最長的驛站也不超過250千米。長時間高速奔跑,任何馬都會累死。

但也有專家認為,汗血寶馬確實存在,而且到唐代末期仍然有。但是在引進了純種汗血馬後,人們讓它們與其他的馬雜交,汗血馬的特性就漸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