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愛心奉獻8

第十個警察

一大早,交警洛克剛剛值完晚班,正準備開車回家睡覺。忽然從垃圾箱後麵跑出個小女孩,說:“我迷路了,您能幫我找到家嗎?”

洛克讓女孩上車,然後一邊慢慢開車一邊詢問女孩家的電話及父母的姓名。

“我家昨天才搬到這裏,還沒安電話。我爸爸叫凱特,媽媽叫凱莉,他們都很愛我。”女孩邊擺弄著手裏的布娃娃邊說。

洛克隻好帶著她在街上轉悠。突然,女孩問道:“您愛您的爸爸媽媽嗎?”聽了孩子的話,洛克臉上有些不自然。因為他父親是個吝嗇鬼,母親整天就會嘮叨個沒完,所以,他一直都不太想回那個家。

女孩似乎看出了洛克的不快,眨著無邪的眼睛說:“為什麼會不開心?我永遠不會離開我爸爸媽媽,他們也會愛我一輩子的。”

洛克轉好幾圈兒了,可女孩還是沒有認出自己的家。停下車,洛克買了兩份早餐,邊吃邊跟女孩講自己的童年趣事。之後,洛克重新發動了汽車:“孩子,跟你聊天我非常開心。可現在我不得不帶你去警察局。”當汽車拐過一個街角時,女孩突然抬手一指:“就是這裏,這就是我的家……”

洛克抬眼望去,不由得吃驚地張大了嘴——那兒竟是一家孤兒院!女孩下了車,笑了笑:“您是送我回來的第十個警察,謝謝您。”

看到洛克有些不解,女孩笑了:“沒什麼。我隻是想聽聽別人的童年故事,就這樣。”說完,女孩跑向了孤兒院大門。進門的一刹那,她轉過身子,舉起手中的布娃娃,笑著說:“不過,我並沒有說謊。瞧,這個是爸爸凱特,這個是媽媽凱莉。他們永遠都不會離開我。”

洛克想要說些什麼,但話到嘴邊又咽下了。良久,洛克拿起電話,“喂,是我,洛克……不不不,這次我不是向您借錢的。爸爸,我隻是問候一下,您和媽媽最近還好吧……”

最普通的人、最樸實的話語、最單純的情感帶給我們的往往是最真實、最真切的感動。

(李健)

聖誕老人的助手

我還記得和祖母度過的第一個聖誕。那時我還是個孩子,我騎著自行車風馳電掣般穿過城鎮,去找我的祖母。因為我的姐姐對我說:“根本就沒有聖誕老人。”這句話對我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

祖母在家,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她。

“沒有聖誕老人?!”她嗤之以鼻,“胡說八道!別相信那個。這謠言已經流傳好多年了。現在穿上你的大衣,我們走。”

“走?去哪兒,奶奶?”我問。

“那兒。”原來是克比百貨店。祖母遞給我十美元。“拿著這錢,給需要的人買點東西,我在汽車裏等你。”說完她轉身走出了商店。

這是八歲的我第一次自己做主買東西。好一會兒,我隻是呆呆地站在那兒,手裏拿著十美元,絞盡腦汁地想買什麼東西,給誰買。我把我認識的人一一想了個遍:我的家人、朋友、學校裏的夥伴,還有一起去教堂的人。當我突然想到波比的時候,我有了主意,波比沒有大衣,他從不在冬天課間出外運動。她母親總是帶口信給老師說他感冒了。但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他沒有感冒,他隻是沒有大衣。我手裏捏著十美元,漸漸地激動起來。我選中了一件紅色燈芯絨帶風帽的大衣。它看起來夠暖和,波比會喜歡的。

那天晚上,祖母幫我把大衣用玻璃紙和彩帶包好,然後在上麵寫上“給波比。聖誕老人。”祖母說聖誕老人總是要保密的,然後她開車帶我去波比家,她解釋說這樣做以後我就成為聖誕老人的正式助手了。

祖母把車停在波比家旁的街上,她和我悄無聲息地潛行到波比家旁的灌木叢中藏好。祖母推了我一把:“好了,聖誕老人,”她低聲說,“去吧。”

我深吸了一口氣,衝到波比家的前門,把禮物放在台階上,按響了門鈴,然後飛快地跑回灌木叢,和祖母安全地待在一起。我在黑暗中屏息等待著,門打開了,波比站在那兒。

時光已經過去40年了,但我和祖母一起守在波比家門前灌木叢中的激動和興奮絲毫沒有褪色。那天晚上我認識到,那些關於沒有聖誕老人的可惡謠言就像祖母說的一樣是“胡說八道”。聖誕老人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好。我們都是他的助手。

每個人都可以奉獻出我們的愛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隻要我們心中有愛,都可以成為帶給別人快樂的聖誕老人。

(楊洋)

給母親的短柬

柬雖短,但用字淳樸,發自真心,令人泫然。

在大阪梅田紀伊國屋書店,發現了一本動人的書,叫《給母親的短柬》。我跳著看,最先看到千葉縣一位71歲的須藤柳子寫的:“媽:轉眼間我已古稀之年了,請千萬仍然活著。我渴望有機會與你見麵——我此生仍繼續盡力尋找你。”

信很短,但“故事”呼之欲出,這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渺茫的夢,但無人忍心戳破。

再挑選一些意譯送給各位:“當我見到桔梗花突然綻放,我想起你在年輕的日子,大太陽下,持著一把傘。”

“媽,不要再操勞了,你做得夠多了,讓我們把爺爺從醫院帶回家去——我好擔心你倆都會死。”

“媽,每當我軟弱,夜裏想哭,我會夢見你溫柔地拍著我的背。”

“我小的時候曾罵過:‘你去死吧!’我多想把那小孩殺掉。”

“媽,節日來了,我常憶起兒時想吃你給父親的供品的事情。現在,我的孫兒也有我當年那麼大了。”

“求你來領我出去,媽,我在森林中迷路了!”

“在電話中說真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寫個字條:‘對不起,媽。’”

“你那麼忙:煮飯、洗衣、清潔、照顧小孩,種種之外,還有樁大事,便是緊盯爸的豔遇。媽,你好棒。”

“媽,你別遮掩自己穿幾號衣好不好?我很難給你選購外套的。”

“你一定很奇怪,我是從來不給你寫信的。彩子她有孕了,媽。

“媽,你快樂嗎?滿足嗎?你猝然去世後四年,我才有勇氣問你這個問題。”

“你常插嘴,又是個愛離間的八婆,好討厭呢——但你保持現狀吧,因為這樣證明你很健康。”

“媽,我今天在巴士站見到一個女人很像你,我幫她提袋子了。”

“媽,當哥哥戰死沙場,你從未當眾流過一滴淚。你究竟在何時何地哭泣?”

“我很後悔沒告訴你,你隻有三個月壽命。你一定有很多很多話未說。我一點忙都幫不上。”

“媽,你同那個男人一起開心嗎——爸至死也一字不提。”

“媽,不要死,直至我覺得是時候了。不要死,要等我完全報答你,你不要死……”

柬雖短,但用字淳樸,發自真心,令人泫然。

這些短柬,也許沒有一個可以被母親看到,但不可否認,它們句句出自真心。母親永遠是我們有任何事時,第一個想要傾訴的對象。

(李碧華)

遇難者的第三個電話

當恐怖分子的飛機撞向世貿大樓時,銀行家愛德華被困在南樓的56層。到處是熊熊的大火和門窗的爆裂聲,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沒有生還的可能,在這生死關頭,他掏出了手機。

愛德華迅速按下第一個電話。剛舉起手機,樓頂忽然坍塌,一塊水泥重重地將他砸翻在地。他一陣眩暈,知道時間不多了,於是改變主意按下了第二個電話。可還沒等電話接通,他想起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又撥通了第三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