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常用詞語故事6
狼藉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謀士叫淳於髡。他知識豐富,記憶力強,而且特別幽默機智,善於辭令。他曾多次被齊王派到別的國家辦理外交,總是能夠從容應對,很好地完成任務。
有一次,楚國向齊國大舉進攻,齊國形勢危急,齊王派淳於髡去趙國求救。通過淳於髡的努力,趙國答應派精兵十萬,戰車千輛,與齊國結盟,共同對付楚國。楚軍得到消息後,覺得這仗難以取勝,便改變了計劃,趁著黑夜悄悄地撤軍了。
楚國不戰而退之後,齊王非常高興,在宮中設盛宴為淳於髡慶功。席間,齊王親自為淳於髡敬酒,並熱情地問道:“愛卿,你的酒量如何呢?能飲幾何而醉?”淳於髡微笑著回答說:“臣飲一鬥而醉,一石亦醉!”
齊王一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接著問道:“既然一鬥即醉,愛卿怎能再飲一石呢?”
淳於髡也笑了起來,他從容地回答說:“飲酒要看情況,若大王賜酒,執法官在旁,糾察禦史在後,臣心情緊張,飲上一鬥就醉了。若是朋友交遊,久不相見,突然聚會,想起往日的友情,無比激動,這時喝上五六鬥才可能醉哩!若是回到故鄉,鄉親相聚,男女雜坐,毫無拘束,盡情而飲,這種情況下,喝上七八鬥也可能呀!到了日暮之後,主人送客,特意留下幾個知己,狂歡狂飲,甚至鬧得你穿錯我的鞋,我穿錯你的鞋,杯盤狼藉,雜亂不堪,高興得無法形容,這時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那我飲上一石才醉哩!”
淳於髡說完,大家都笑了起來,齊王邊笑邊點頭,覺得他說得很有趣。
待大家笑完之後,淳於髡嚴肅起來,他極為莊重地對大家說:“喝酒應該注意適量,常有這樣的說法,酒喝得太多了,就會誤事;快樂到極點了,就會產生悲哀。一切事情都這樣啊!”說罷,他深情地注視著齊王。
齊王會意了,他領會到淳於髡是在暗示自己、勸誡自己啊!因為齊王很愛飲酒,而且一飲酒就通宵達旦。齊王聽取了淳於髡委婉的勸告,從此停止了長夜之飲。
“狼藉”這詞就這樣流傳下來。“狼藉”是亂七八糟的意思。據說,狼愛趴在草上睡覺,睡醒後又把草踐踏得亂七八糟以消滅痕跡。而“藉”就是坐在或躺在(趴在)上麵的意思。所以“狼藉”就是形容那亂七八糟、雜亂不堪的樣子。如:杯盤狼藉。由這亂七八糟的意思還可以引申為很壞的意思,如:聲名狼藉。“狼藉”中的“藉”字也可以寫成“籍”字。
戀棧
三國時代魏國的末期,魏主曹睿(ruì)病死,他的兒子曹芳繼位。曹芳這時還是一個孩子,所以大權由當時的大將曹爽與大臣司馬懿掌握。
曹爽依仗自己是皇帝的宗室,父親又有功勞的優勢,比較驕傲。在他手下一些親信的挑唆下,要與司馬懿爭權。他上奏皇上,建議加封司馬懿為太傅。結果司馬懿名義上是官位更高了,但實權卻沒有了。這樣大權就歸曹爽一人。
曹爽自然非常得意,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把自己三個弟弟都安排成帶兵的將軍,分別統率京城的禦林軍和其他的軍隊,還讓自己的一些心腹掌管一些重要的部門。
曹爽自以為大權在握,地位穩固,因此花天酒地,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穿的衣服、使用的器具越來越奢華,有的與皇帝用的沒有什麼兩樣。
所有的情況,司馬懿都看在眼裏。他裝病,不再幹預朝政。他也讓兩個兒子不再擔任官職,好像他隻安心地養病,已經與世無爭了。
曹爽把司馬懿視為政敵,開始很不放心,曾派心腹借探病為名,去看看司馬懿的情況。司馬懿得知曹爽派人來,就裝得病勢極為嚴重的樣子,好像已病入膏肓(huānɡ),將不久於人世。曹爽得知司馬懿活不了幾天了,於是放心了,因而更加專權。
一日,曹爽帶著幼主曹芳出城打獵,曹氏兄弟及其心腹也都陪同前往。當他們出城之時,隻見紅旗飄飄,車馬如雲,排場很大。
司馬懿對曹爽的情況了如指掌,他趁著他們暫時離開了都城的機會,急速地布置兵力,看守好四個城門,切斷了曹爽的歸路。他又上奏太後,指責曹爽專權跋扈,胡作非為,要求削掉曹氏兄弟的兵權。看著京城實際上已被司馬懿所控製,太後也隻得答應司馬懿的要求。
這時留在城內的大司農桓範,平時與曹爽來往密切,關係很好,他又善於分析形勢,人們稱他為“智囊”。當他發現司馬懿已經發動了政變,情況非常危急時,便假裝奉太後的詔令,不顧一切地衝出了城門,趕緊向曹爽通報情況。
司馬懿得知桓範出城的消息後,大吃一驚。他對手下的官員蔣濟說:“智囊往矣,如之奈何?”蔣濟卻笑了笑,很有把握地說:“駑(nú)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他的意思是說:劣馬隻會惦記著那馬棚裏的豆料,他料定曹爽不會采納桓範的意見。
蔣濟的估計果然正確。當桓範報告曹爽,司馬懿已發動政變,京城不能回去的情況,並建議他趕快帶著幼主先去許都,然後以皇帝的名義號召各路兵馬來保衛皇上,討伐司馬懿才是出路時,這曹爽卻不能作出決斷。他對眼前的政變毫無準備,又想起自己的財產、家人都在京城,一直猶豫不決。他雖然官高勢大,但既無智謀又無膽略和魄力,而且還很留戀優裕的生活。這樣,他在猶豫了一番之後,決定向司馬懿交出兵權,回城去做一個富翁。
盡管桓範一再相勸,但曹爽還是沒有接受桓範的建議,回到了司馬懿所控製的京城。
沒過多久,曹爽的家族、親信及桓範等都被司馬懿以謀反篡位的罪名誅殺,全部大權都由司馬懿掌握了。
蔣濟所說的“駑馬戀棧豆”這句話,後來經過縮略產生了“戀棧”這個詞。“戀”是留戀,“棧”是馬棚。“戀棧”指舍不得離開馬棚,本是比喻無能的人貪戀安逸,不會有遠大的誌向與抱負。後來意思有所發展,比喻做官的人常常舍不得離開自己的職位。如:他從事業的發展著想,從不戀棧,而是主動讓賢,盡力提拔年輕的同誌。
流連
戰國時期,有一次齊宣王在雪宮接見孟子,和他談起與民同樂的問題。孟子回答時講起了曆史上齊景公與晏子的一次談話。
齊景公曾問晏子道:“我想到轉附、朝儛那兩座名山去遊覽,然後再沿海南下去琅玡,您看,我怎麼才能做到像古代聖王那樣地出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