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宋詞名句故事2
蘇軾《臨江仙》。
【原作】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思想博雜,於儒、道、釋均有吸取融彙,並由此而形成獨特的人生態度。在政見上傾向儒學,在人生處世上出入莊老禪宗。積極從政,堅持操守,但反對欲速輕發,既為新黨所不容,亦為舊黨所不滿;然其生活態度“期於靜而達”,觀察問題頗能超脫,處世接物又複曠達,故雖曆盡挫折漂泊,始終達觀。其文學主張受歐陽修影響,反對五代宋初浮巧輕媚的文風。其理論主張對宋代詩文革新貢獻甚大,對後代也有影響。其文學創作成就極高,文詩詞俱為一代大家。散文為後人所稱“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文堅持了歐陽修文平易之路,而更為暢達自由;文體多樣,風格亦多樣。詩存2700餘首,涉及政治、社會、曆史、人生、山水遊記、朋友唱和乃至藝術創作的經驗和鑒賞諸多方麵,抒寫情懷,慨歎人生,譏彈時致,寄寓名理,無不形象鮮明,神味完足。蘇詩風格多樣,對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諸人均有繼承發揮,而“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個性極為分明,實現了他“係風捕影”能充分達意的文論主張。蘇詞反映的生活麵比較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剛健為主,顯示出巨大的藝術才能,在詞的發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故事】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二月,李定等人要求朝廷把蘇軾貶居黃州,有他們的目的。那就是陳慥正在黃州北麵的麻城歧亭隱居。這陳慥很有勢力,李定等人想借他的手,來給蘇軾添麻煩。
陳慥字季常,是陳公弼的兒子。遠在蘇軾簽判鳳翔的時候,陳公弼曾經擔任過鳳翔太守,是蘇軾的頂頭上司。原來兩人關係不好,後來由於作《淩虛台記》關係有所改善。李定他們並不知道詳細情況。他們隻是在審案中得知,陳公弼曾經罰過蘇軾20斤銅,蘇軾也曾經向皇帝上書揭發過陳公弼。後來,陳公弼因貪汙嫌疑削職為民,鬱鬱而死。於是,李定等便認為他倆肯定是仇敵。
其實,陳慥與蘇軾的關係很好。當蘇軾貶往黃州路過麻城歧亭的時候,陳慥便守在路口,恭敬地迎接,並且請入家中,置酒款待。蘇軾在黃州期間,曾三次專門往歧亭拜訪陳慥,陳慥也曾經七次來黃州訪蘇軾,兩人過往甚密。他是蘇軾隨時可以開玩笑的朋友。
神宗皇帝給蘇軾的詔命是“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團練副使”是官名,“不得簽書公事”是來往公文沒有簽名的權力,“本州安置”則是限製他活動的範圍。不過,黃州太守徐君猷對蘇軾很好,根本沒有限製他的行動,他可以隨便在各地遊來走去。
一天晚上,蘇軾在外遊玩,酒喝得多了,回家時已是深夜,看門的家童已經睡了。他敲了半天門也無人來開,便幹脆不敲了,獨自一人跑到江邊,諦聽江上濤聲。江濤引發他對自我存在的反思,遺憾於不能生命自主,而陷入塵緣勞碌。麵對大江,他頓生超拔羈縻而遁身江海的遐想,於是寫了《臨江仙》詞,“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就是這首詞中的名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出典】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原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思想博雜,於儒、道、釋均有吸取融彙,並由此而形成獨特的人生態度。在政見上傾向儒學,在人生處世上出入莊老禪宗。積極從政,堅持操守,但反對欲速輕發,既為新黨所不容,亦為舊黨所不滿;然其生活態度“期於靜而達”,觀察問題頗能超脫,處世接物又複曠達,故雖曆盡挫折漂泊,始終達觀。其文學主張受歐陽修影響,反對五代宋初浮巧輕媚的文風。其理論主張對宋代詩文革新貢獻甚大,對後代也有影響。其文學創作成就極高,文詩詞俱為一代大家。散文為後人所稱“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文堅持了歐陽修文平易之路,而更為暢達自由;文體多樣,風格亦多樣。詩存2700餘首,涉及政治、社會、曆史、人生、山水遊記、朋友唱和乃至藝術創作的經驗和鑒賞諸多方麵,抒寫情懷,慨歎人生,譏彈時致,寄寓名理,無不形象鮮明,神味完足。蘇詩風格多樣,對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諸人均有繼承發揮,而“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個性極為分明,實現了他“係風捕影”能充分達意的文論主張。蘇詞反映的生活麵比較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剛健為主,顯示出巨大的藝術才能,在詞的發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故事】
蘇軾因“烏台詩案”釋放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後,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實際上沒有什麼實事,而且不許簽署公事,不許擅自離開黃州,完全是個流放的罪人。
由於收入菲薄,維持一家生活發生了困難。後來,有個朋友同情他的遭遇,幫他在上司麵前說話,撥給蘇軾一塊荒地,讓他開墾種植莊稼果蔬。那塊地在黃州城東一個山坡上,蘇軾把它叫做“東坡”,並給自己起個號“東坡居士”。所以,後來人們習慣上稱他為蘇東坡。
黃州城西北是長江,江邊有座“赤鼻磯”,崖石峻奇,江麵開闊,風景壯麗。當地人認為它是三國時期周瑜用火攻大破曹軍的赤壁(經後人考證,赤壁大戰應該在今湖北蒲圻西北的赤壁)。蘇軾曾多次到那裏遊賞。
1082年七月十六日晚上,蘇軾和朋友在赤壁下的江麵上泛舟。清風在江麵上緩緩拂過,水麵平靜無波。賓主在船上喝酒賦詩。不一會兒,一輪明月從東山上升起,徘徊在南鬥星和牽牛星之間,白茫茫的水汽籠罩在江麵,江水和天空似乎連成一片。隻覺得船好像淩空乘飛,人在船上也感到飄飄欲仙。
有個客人能吹洞簫,隨著歌聲吹起簫來。簫聲幽咽,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蘇軾覺得簫聲很悲哀,就向賓客說:“你這是什麼呀?”
賓客指著天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操在赤壁賦的詩嗎?西麵是夏口,東麵是武昌,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敗的地方嗎?當他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時,臨江飲酒,橫槊賦詩,真是一世英雄,現在又在哪裏呢?何況我們這種隻是在江邊捕魚打柴的人,好像蜉蝣在天地間寄托短暫的人生,渺小得像大海裏的一粒粟,要像長江一樣無窮,明月一樣永存,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把這種感慨寄托在曲調之中罷了。”
蘇軾說:“您了解江水和月亮嗎?江水不斷地在流,但始終不會流盡;月亮有圓有缺,但終沒有消損和增長。如果從變的一麵去看,那麼天地也不過是一眨眼時間;如果從不變的一麵去看,那萬物和我們都是無窮盡的。再說,天地之間的萬物各有主,如果不是我的東西,絲毫也不能取用。隻有江上的明月和山間的清風,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才是大自然賜予我們共享的寶藏。”
賓客聽了,也轉悲為笑,重新斟酒再唱,一直吃到杯盤狼藉。大家在船上互相靠著入睡,直到東方發白。
蘇軾把這次泛舟夜遊經過寫成了《前赤壁賦》;三個月後,他和友人重遊赤壁,又寫了《後赤壁賦》。這時,蘇軾麵對赤壁古跡,為了表達貶官生涯中的政治苦悶,也為了抒發江山永恒、人生短暫、人生如夢的感慨,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就是這首詞中的名句。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出典】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原作】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曆城(今山東濟南)人。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史。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複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複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複故國的大誌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