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挖掘潛能的故事6(3 / 3)

此外,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進行有意識的思維訓練。你可閱讀一些有關創造性思維訓練的方法,用它們來鍛煉自己的創造性,如人們常提到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想象力等方法,都是打破定式進行創新思維的良好鍛煉。

望“蕉”興歎

有3隻猩猩被關在一個大鐵籠子裏,每天喂食很少,猩猩們都餓得吱吱地叫。

幾天後,籠子外麵突然出現了一串香蕉,一隻餓得頭昏眼花的猩猩一個箭步衝上去,伸出爪子就抓。可是當它還沒有拿到香蕉的時候,隻聽見“嘩”的一聲,一股熱水迎麵潑來,這隻猩猩被熱水燙得渾身是傷。後麵的兩隻猩猩一次次上去拿香蕉時,一樣被熱水燙傷。於是,籠子裏的猩猩隻能望“蕉”興歎,不敢前去攀摘香蕉了。

幾天後,一隻猩猩“解放”了,換另外一隻猩猩進入房內。當新猩猩肚子餓得想試著爬上去吃香蕉時,其他兩隻“老”猩猩馬上製止它,告訴它:“那裏有危險,千萬不可嚐試。”於是這隻猩猩也老老實實地不敢去碰香蕉。

過了幾天,又一隻猩猩出去了,另外一隻新的進來。同樣,當這隻猩猩想吃香蕉的時候,不僅剩下的那隻受過傷的“老”猩猩製止它,連沒有被燙傷過的猩猩也極力阻止它。

當原來3隻猩猩都被換走後,房間裏沒有一隻猩猩被燙傷過,籠子外的熱水已被撤走,香蕉唾手可得,可沒有一隻猩猩敢前去嚐試取香蕉吃。

我們都知道,大象能用鼻子輕鬆地將一噸重的行李抬起來,但我們在看馬戲表演時卻發現,這麼巨大的動物,卻安靜地被拴在一個小木樁上。

因為它們自幼小無力時開始,就被沉重的鐵鏈拴在牢固的鐵樁上,當時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氣去拉,這鐵樁對幼象而言還是太沉重了,當然動也動不了。不久,幼象長大,力氣也增加,但隻要身邊有樁,它總是不敢妄動。

這就是思維定式。長大後的象,可以輕易將鐵鏈拉斷,但因幼時的經驗一直留存至長大,所以它習慣地認為“絕對拉不斷”,所以不再去拉扯。從人類來看也是如此——雖被賦予稱為“頭腦”(無限能力)的最強大的武器,但因自以為是而不用武器,於是徒然浪費“寶物”,實是愚蠢。由此可知,不隻是動物,人類也因未排除“固定觀念”的偏差想法,而隻能以常識性,否定性的眼光來看事物,自以為是地認為“我沒有那樣的才能”,終於白白浪費良機。

如果我們也總是經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運行,不敢嚐試新路,這就容易衍生出消極厭世、疲遝乏味之感。所以,不換思路,生活也就乏味。

很多人不敢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式,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孩子們,如果你們發揮了創造力,照樣可以從舞劍悟到書法之道,可以從飛鳥造出飛機,可以從蝙蝠聯想到電波,可以從蘋果落地悟出萬有引力……

成功不是命,而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隻有打破常規思維,才能突破常規生活。隻要積極思考,發揮創新思維,你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成功的路,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