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有大有小,創新千姿百態,從形式到內容,都可以各不相同,推陳出新;創新,也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之舉,一個小點子,小工藝、小革新,往往也能取得不小的成果。
我們應當看到,一方麵,科學創新是非常艱難的,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另一方麵,它也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並不是被個別人壟斷的,凡是有誌於創新的人,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方麵取得自己的成就。
將複雜的事情弄簡單了,是一種智慧;將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是一種愚蠢——智慧與愚蠢就是這樣分界的,沒有其他奧妙可言。我們的創新往往是從極簡單中悟出和得到的,隻要你深刻領悟了這一點,創新就會悄然而至!
米老鼠的誕生
有一個叫沃爾特·迪斯尼的孤獨的年輕畫家,除了理想,他一無所有。為了理想,他毅然遠行。起初他到堪薩斯城的一家報社應聘,因為那裏良好的氛圍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主編看了他的作品後認為沒有創造力、缺乏新意而且不予錄用,他初嚐了失敗的滋味。
後來,他替教堂作畫。由於報酬低,無力租畫室,隻好借用一家廢棄的車庫。一天,疲倦的畫家在昏黃的燈光下看見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是一隻老鼠。他微笑的注視著它,而它卻像影子一樣溜走了。後來小老鼠又一次次地出現,他從來沒有傷害過它,甚至連嚇唬都沒有,它在地板上做多種運動:表演雜技,而他便獎勵它一點麵包屑。漸漸地,他們互相信任,彼此建立了友誼。
不久,年輕的畫家被介紹到好萊塢去製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這是難得的機會,但他再次失敗了。
在黑夜裏,他苦苦思索自己的出路,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創造天賦。就在他潦倒不堪的時候,突然想起車庫裏的那隻小老鼠,創造力的靈感在黑暗的夜裏閃出一道光芒,他迅速畫出了一隻老鼠的輪廓。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就這樣誕生了,沃爾特·迪斯尼也因此揚名。
創意往往就來自那“黑暗中閃出的一道光芒”,抓住了就會有大的突破,熟視無睹則隻能留在原地,無法進步。
創新源於生活,是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發展的。做個生活的有心人,你或許可以得到創意的靈感,盛開美麗的創意之花。
變廢為寶
美國的小本經營者紐克倫就是憑借創新致富的。紐克倫一直希望自己的事業有大的起色,但他一直沒有遇到好機會。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見幾家大開發公司用運垃圾的汽車,把垃圾倒在一個垃圾山裏,並付給“收貨人”一些“管理費”。
事實上,垃圾已成為令許多企業煩惱的事情,他們都願意花錢把它清除掉,但它們並不是廢物,垃圾中有許多可用之物,隻要設法把它們分離並加以處置,就可以把這些垃圾變廢為寶。
紐克倫於是轉行,決定在尚無人涉及的垃圾再利用領域創出奇跡。就這樣,他購買了一塊價格便宜的地來堆放垃圾,買了一些垃圾處理設備,雇用了幾名工人,他的工作就開始了。
紐克倫的公司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每天處理的垃圾量很小。於是,他決定上門服務,這樣他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廠商送來的垃圾。紐克倫指揮手下的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片、破布、廢金屬、化學廢渣分別揀出來,送交有關廠家處理,兩個月後,經濟效益非常明顯,他賺了千倍於投資的利潤,這一利潤比他原來從事小本經營的利潤高出20倍。
這就是創新,這就是突破:打破思維的惰性,跳出慣有的思維習慣,想別人所不敢想,幹別人所不能幹,最終打開成功之門!
巴爾紮克說得好:“藝術家的使命在於找出兩種最不相幹的事物之間的關係,在於能從兩種最平常事物的對比中引出令人驚奇的效果。”這同時也道出了創新的奧妙:看似不合情理,實則相反相成。
著名畫家齊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畫人所不畫,不畫人所畫。”道出了他作畫出新的秘訣,畫畫如此,創新亦然。
一個人要有所創新,就必須善於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換一個角度試一試。隻有不抱成見,放下固有的觀念和思維模式,我們才會有新收獲。相反,頑固地、簡單地、缺少理智地排斥,不去調查研究就盲目下結論,這絕不是我們應該具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