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靈情感1

百折不撓

“百折不撓”比喻意誌堅強,不論受多少挫折都不屈服。百折不撓也可寫成百折不回。

此典出自漢代蔡邕《太尉橋玄碑》:“高明卓異,為眾傑雄,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而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橋玄是東漢時期漢靈帝當政時的尚書令。後來還被任命為太尉。因為橋玄為人剛直不阿,敢於同貪官汙吏作鬥爭,所以當時朝野上下,他的知名度很高。

有一天,橋玄十歲的小兒子在家門前獨自玩耍,忽然來了三個強盜將孩子綁架掠走。幾天後強盜來找橋玄,向他索要一筆錢贖回孩子,否則就殺掉孩子。橋玄氣憤地罵道:“我是朝廷命官,豈能容許你們這樣橫行霸道,我一定要捉拿你們歸案!”

這時河南尹、洛陽令率兵來捕強盜,包圍了橋玄府,就是不敢進到院子裏,怕逼急了強盜會傷害孩子。橋玄見此情景,在院裏大聲疾呼:“快來捉拿強盜,我豈能因一個孩子而放掉賊人!”結果強盜雖然被捕獲了,但橋玄的小兒子也因此被殺害了。

橋玄失去了愛子悲痛不已,但他想如何才能杜絕這類案件呢?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便向皇帝上書:

“凡是被賊人綁架走的,不許用錢贖回,否則賊人會越來越凶的;官府捉到掠人為質的強盜一律處斬!”

朝廷按照橋玄的建議公布了法令。綁架劫持的事件真的就逐漸絕跡了。

橋玄年輕時候,在縣裏做過功曹,官雖然小,可是他盡職盡責,敢檢舉朝廷大將軍梁冀的朋友羊昌的罪行。他當漢陽太守時,發現自己屬下的皇甫禎貪贓枉法,就馬上處死了他,使整個郡的官民都為之一震。後來,橋玄擔任尚書令,他又告發太中大夫蓋升搜刮民財,罪行累累,應該被捕入獄。可是皇帝與蓋升有舊恩,關係密切,不同意橋玄的意見,後來不但沒有判蓋升的罪,反而給他升了官。橋玄一氣之下稱病辭職,回家鄉了。

曹操對橋玄一向非常景仰,那時曹操還隻是東漢的小官,名氣不大。一天,曹操去拜訪橋玄,兩人談得很投機。橋玄就對曹操說:

“現在天下動蕩不安,我看你才智超人,將來安定國家、將息百姓的可能就是你了……”曹操非常感謝他,覺得橋玄才是知己。

後來曹操掌握了大權,專程到橋玄墳地上吊唁他,還在祭文中讚揚橋玄說:橋玄太尉是品德高尚的人,對待我像孔子對待顏淵,我永遠不會忘記他。

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比喻後無退路,隻能決一死戰。

此典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漢將韓信率兵攻趙,出井陘口,令萬人背水列陣,大敗趙軍。”

韓信帶兵攻打趙地,派一萬士兵直抵河邊,然後再回過頭來攻打趙軍。趙軍見他如此用兵,都大笑起來:“天下哪有這樣用兵的?背靠河水,麵對敵軍?萬一打敗了,隻有跳河!”第二天,經過激烈的戰鬥,出乎意料地是韓信大獲全勝。手下的將領問韓信說:“如此背水一戰,我們連想都不敢想,將軍卻能夠獲勝,這是為什麼呢?”韓信說:“兵法說,先置之死地而後生!我正是用的這種戰術。我們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新投降過來的,不把他們放在危險的處境中,他們是不會拚命作戰的。”

賓至如歸

“賓至如歸”是說,賓客到來之後,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裏。形容主人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此典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葘患?”

魯襄公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元前542年),魯國的國君魯襄公死了。當月,鄭國大夫子產陪同鄭國國君到晉國出訪。晉國國君考慮到魯襄公剛剛去世,就沒有接見他們。子產生氣了,派人把所住賓館的圍牆全部拆除,讓自己的馬車可以自由出入。晉國大夫士文伯很不高興,當麵責備子產說:“我國的政事和刑罰都沒有做好,導致盜賊蜂起,真不知諸侯國的大臣們到我國訪問寡君的時候,如何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因此,我們才派官吏修繕賓館,把賓館大門造得高高的,把圍牆砌得厚厚的,以保證來客的安全。而你卻把牆拆毀了,雖然你們的隨從能夠保護好你們,可是別國的賓客又怎麼辦呢?我國是諸侯的盟主,修建賓館的圍牆,旨在接待好各國的賓客。如果把牆拆除了,叫我們拿什麼來保證賓客的安全呢?寡君因此派我前來請教。”

子產回答說:“我國是一個小國,又處於晉、楚兩個大國之間。大國可以隨時向我國索要東西,沒有一定的時間。因此,我國國君從不得安生,搜求國內所有的財貨,親自帶來朝見貴國。然而卻碰上貴國執事沒有時間,我們見不到他們,又沒有得到貴國的旨令,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朝見。我們既不敢呈上財物,又不敢把它放在露天裏。如果馬上呈上去吧,都是君王府庫中的財物,不經過一定的儀式,我們就不敢奉獻。把它們放在露天裏吧,又怕日曬雨淋導致腐敗毀壞,以至於更加加重我國的罪過。我聽說,文公做諸侯盟主的時候,自己住的宮室很小,連一個可供觀賞的台榭也沒有。可是,卻把接待各國諸侯的賓館建造得富麗堂皇,如同國君的寢宮一樣,倉庫、馬棚都修繕得很好,負責建築的官吏及時修整道路,泥瓦工按時粉刷牆壁。諸侯的賓客剛剛到來,掌管柴火的官吏立即點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們仔細巡視賓館,隨時提供服務。車馬有一定的地方安置,賓客的隨從有人替換,管車的給車軸加油,管灑掃的和看守牲口的都認真地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各個部門的官吏,隨時檢查招待賓客的工作。文公及時辦理賓客的公事,每一件都處理得十分恰當。他同賓客共憂同樂,賓客有不如意的事,就前去安慰;賓客有不明白的問題,就耐心加以指點;賓客缺少錢物,就加以周濟。賓客來到這裏,就像是在家裏一樣,沒有什麼不放心的地方。既不怕強盜和小偷,也不擔心幹燥和潮濕。現在卻不同了,晉君居住的銅鞮別宮方圓有數裏之大,而賓客居住的地方卻如同奴仆居住的小屋子。車子進不了大門,而又無法翻牆進去;盜賊公然逞凶,天災也隨時降臨;接見賓客沒有明確的時間,召見的命令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下達。如果不拆除圍牆,就沒有地方存放財物,那我們的罪過就更重了。請問執事,將怎麼安排我們?魯襄公病逝,不但是貴國國君的喪事,也是敝國的喪事。如獲準及時獻上禮物,我們一定把牆修好後再離去。如果能這樣,就是晉君對我們的恩惠了。我們怎敢害怕困頓和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