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3)

團團雲中轉來,覆人身家也。

註:《金鎖流珠》無此三字。後聖君告命浮丘公有此三字。至如修道之人,得道之後,濟家助國救人,何況隻一身一家,而能濟無極他方世界之人。

若身家

及他人亦得。

有急事,向北鬥呼之,即有降下。與卿

註:《金鎖流珠》元三字,後聖君告命中有。

解滅災禍,囚神龍鬼。

註:亦無此八字,是告命中出。

即身轉天關,於手結法印於指。

註:是撚訣也,訣在左手第一指甲下。以右手就撚之少時。

禹步十二跡,或九跡。

註:大禹步九跡,小禹步十二跡,此是後聖君言大小禹步。若太上老君言,十二跡是大禹步。

舉天關,指有祟之方。

註:或兵官,或病人所住之方是也。或惡人鬼來處之方也。

即自消滅,速於水火。

註:言此法急速之應,立能通靈。

無事輕喚,身心家滅亡

註:《金鎖流珠》並無無事家三字,亦是告命中出,注上引。

太上老君告黃帝曰:身家國無事,妄存身家滅門,不可輕喚為。金籙雲:輕喚北鬥及上元上部將軍,身心滅亡。太上又告安和子

註:安和子是神農之弟,學道於恒山,遇太上老君,降授於上清三五飛步天綱地紀之法。常存三五之要訣引,感得三元神降下,教授修行之道,白日上昇,炎火南極之天世界,火鍊金石,而為根之地。

曰:三元之中,上元上部為貴尊,如世天子之位,甚能令人得道。存用有日,不可妄為。除本命日、甲子日、上元日,

註:甲子是上元,甲子日是除此日之外不可妄行損人。

存修行用為之。如忽有身家急疾事,被人謀害,重病垂死,兵賊,存呼之,立即滅亡,極驗。不在此日,亦得。

後聖君告天師道陵曰:卿欲教人求出災害,入長生之道,取彼人上元

註:甲子中有上中下三元曆日中取。

本命之日夜,於北鬥下燒香,思存本師。訖,存見上元上部將軍,下入泥丸宮,次入左腎。次中元、下元,

註:中元入右腎,下元入心中。夫思神先令止於泥丸,入於心腎,安鎮五藏。即撚訣,禹步四步十二跡。訖,思存之出覆身,如含弘之圖,周備三元五行,雷公五雷,八卦日月星宿。周畢,即誦五行十八咒一遍,求長生。一年,便入不死之道。二年,名入長生,辟兵出厄,通靈,感動天地,心欲便成。

俱入泥丸。後各依入心腎中。少時安鎮身神定,即出之,如含弘圖。畢,撚訣,閉炁,禹步十二跡,求生出厄。一年之內,神驗立成,甚能佐天綱地紀之道。卿其勿妄傳非人。此法三元內五法,能以直逕入大道之門,祕之吉,泄之凶。

老君告上古三元神君曰:夫修三元,皆從上元本命起。次即中元,次即下元,三元周備。修之一年之中,或得五度。

註:上元甲子六十日中,有本命一度。中元甲子中,有本命日二度。下元甲子中,有本命日三度。以次到上元,周而復始,取本命為之,二年之內得十日,修行即得其不死之道。

後聖君授上元上部將軍符一道,與張道陵吞。吞畢,即存使之,無不如意。並勑令係代相傳誌人。

註:仁人,是其誌人。誌道之士。令得真人之道。

後聖君授上元中部將軍符一道,與道陵吞。吞訖,行中部事,並令係代傳其誌人,令同得真道。

後聖君授上元下部將軍符一道,與道陵吞。吞畢,行下部事,並令傳誌人,代代相繼,同稱至真之道。

後聖君授三符,一一吞之,主告命上元三部將軍,令佐助受太玄三五正法之人。修行思存,呼召立到,依口順心,直使令應心口。急急如律令。

三符並朱書。

又告善行子:

註:行子是李少君之孫,承祖之福德得道,昇西嶽洞天中,自稱善行子。因而為名。

卿好道學雖功勤,不得其理,理從三元,而修從五行而入。子可師道陵。於是行子入蜀,投受上三部之法,五行之要。修十四年滿,昇西靈仙掌洞天。玆後有數百人,承此三五之法,皆得為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