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七歲的我下荷塘遊泳差點被淹死。慶幸的是我被人救了上來,不幸的是那天下午確實有一個小夥伴離開了這個世界。
從小生活中水鄉的我們大部分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遊泳。我在五歲那年就在爺爺的教導下學會了遊泳,不過隻是學會了簡單的狗刨式。從此從春末遊到秋初,無論天氣好壞都要在湖裏遊上兩個小時以上。
那天我吃完中飯,家裏人就叫我午睡。記得那天特別熱,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過了一會發現奶奶他們也都睡了,我才偷偷的爬起來。記得就穿了條褲衩,沒有穿上衣。我們小的那會隻要到夏天基本上都是隻穿條褲衩。
偷偷摸摸的除了門,還不忘拿早上準備好的釣龍蝦工具。說是工具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根筷子粗的木棍和一罐早上挖的蚯蚓。生活在農村的我們童年其實玩的很簡單。春天采野花、夏天釣龍蝦、秋天吃野果、冬天堆雪人。雖然玩的東西不多卻很開心,現在說起來也算是窮開心吧。
沒有什麼玩具,夏天釣龍蝦就成了我們很熱衷的活動之一。釣龍蝦不僅僅是小夥伴一起玩的活動還意味著晚飯加餐。那會沒有賣錢的想法畢竟都還是小屁孩除了玩就想著吃。又可以玩又有得吃自然我們都很熱衷這項活動。
我拿著東西偷偷摸摸的從後門溜出來,不走大門不是害怕被發現而是大門口的地都熱的燙腳了。
從後門出來有樹蔭,樹蔭下麵還是很涼快的。當然後麵的路不好走很多小碎石頭。那會農村還沒有水泥路好點的路應該算哪天縣道,不過它隔著我家四裏地了。我們那條路還算好,用石塊鋪了。很多地方那會都還是泥巴路。一到下雨走一步腳都會陷阱去很是吃力。
從後門溜出來後就向著在離家不遠的小水電站走去。我到的時候都已經有好幾個小夥伴在哪等著了,每個人都和我一樣手裏拿著釣竿腳下放著一個玻璃罐。
每次一起釣龍蝦的小夥伴都有六七個人,一般人到的差不多了我們就會去荷塘釣龍蝦。
我到小水電站的時候人也差不多了,不過沒有見到胖子。可能他媽今天回來了所以一時半會出不來。我們沒有等他所有人拿上東西就去荷塘釣龍蝦。記得那個時候荷塘裏麵一到夏天就有很多荷花還有蓮蓬。荷花我們很少摘不過蓮子卻是沒少吃。
到了荷塘我們也不急著釣龍蝦而是先摘蓮子,等到吃飽後才開始釣龍蝦。我們那會摘蓮子不算偷就像魯迅寫的《閏土》裏麵摘瓜一樣。雖然那會的農村物資缺少不過各種農產品還是有很多。
我其實不怎麼愛釣龍蝦,而是喜歡中午偷跑出來遊泳。
釣龍蝦隻不過是一項尋找夥伴的活動。我記得那次我沒釣多久就下荷塘遊泳去了。其實釣龍蝦的荷塘是一個很大的湖,隻不過因為它一到夏天湖裏就開滿荷花所以我們就叫它荷塘了。
在荷塘裏麵遊泳有一個不好就是很容易被刺到,荷花的莖葉上麵長滿了很多小刺。不過那會也沒多大在意,隻要能遊泳就可以。湖水很清澈,沒有什麼汙染所以不用擔心水質問題。
遊了大概一兩個小時,手腳上麵的皮都泡花了。
正當我們大家準備上來的時候意外發生了,我的腳好像被什麼東西纏住了。可是當我潛下水摸腳的時候卻發現東西,慌張的我被嗆了好幾口水。正當我感到快窒息的時候有人過來拿了我一把,浮出水麵後卻沒有發現人。
雖然人小可是求生的本能一樣,我一個勁的向著岸邊遊去。當時的那種感受現在想起來都是一陣心驚,幾米遠的岸邊我有了差不多四五分鍾才到。而且最後還是在岸邊的堂哥發現我不對勁站在岸邊潛水的地方遞過來一根棍子將我拉上去的。
我上了岸後什麼東西都沒有拿就往家裏跑。說實話當時的我確實嚇到到了。
我回到家的時候奶奶正在燒香。奶奶一般是早中晚燒三次香,如果有人來請她幫忙也會燒香,隻不過那天並沒有人來奶奶卻在哪裏燒香。
奶奶看到我回來了,對著神籠拜了三拜。
“應崽回來了!有偷跑出去遊泳了,下次出去跟奶奶說一聲。”奶奶說完用手摸著我的額頭又說道:“諸煞退行,百無禁忌!”
我當時不懂奶奶為什麼要對我說這樣一句話,不過爺爺從房裏出來的時候臉色卻很嚇人。看著我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