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春秋時期,諸侯爭當霸主。楚國威震諸侯,各國都很害怕,紛紛派出使者主動與楚國結交。當時楚國是一個大國,齊景公也想跟楚國建立友好關係,就派晏子出使楚國。
楚國當時正在鼎盛時期,根本不把齊國看在眼裏。按說,晏子當時任相國,訪楚表示友好,楚國也該派相應的官員出城迎接才是。但楚靈王得知齊國使臣晏子身材矮小,聽說晏子求見,就決定戲耍他一番。楚吳王下令緊閉城門,隻在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讓晏子進來。晏子說:“到狗國去才鑽狗洞,請你們代我轉問大王,這是什麼國?”守門人報告給了楚靈王,楚靈王無話可說,隻得打開城門迎接晏子入城。
晏子來到楚國宮廷門前,遇見楚國的許多達官貴人,他們各個衣冠楚楚,等候朝見楚王。晏子下車,不卑不亢,與他們施禮相見。有人見晏子穿著樸素,便恥笑他是一毛不拔的“鄙吝之徒”,還對晏子說:“你貴為相國,出使外邦穿著破舊的衣服,拉車的馬又很瘦,難道你的俸祿很少?”
晏子譏笑他說:“你的見解太膚淺了。我自從當相國以來,父族皆穿皮裘,母族都能吃肉,妻族也無凍餓之慮。民間之士,靠我晏子維持生活的有七十多家。我家生活儉樸,但族人的生活比較富裕;我穿著簡樸,但我周圍的親友都豐衣足食。這正好顯示了君主的恩寵,難道不是我應該做的嗎?”
楚王見了晏子後,存心再奚落他,第一句話就問:“齊國難道缺人嗎?”
晏子說:“齊國人多得很,哈一口氣可以成雲,揮一把汗如同下雨,行人走路肩膀挨著肩膀,怎麼能說缺人?”
楚靈王說:“既然有人,為什麼派一個小矮子來訪問我國呢?”晏子便反唇相譏:“敝國派使者有個規定,賢士出使賢國,非賢士出使非賢國;大高個兒出使大國,小矮個兒出使小國。我個子矮小,又不是賢士,所以才被派來楚國。”
楚靈王見晏子能言善辯,無法難倒他,心中暗自吃驚,但也對他無可奈何。
臨到設宴相待時,楚國有別出心裁,安排了一幕醜劇來侮辱齊國人。
宴會進行不久,忽然有幾個武士,捆著一個囚犯從殿下走過。楚靈王故意發問:“囚犯是哪裏人?”武士回答說:“這是個齊國人。”靈王問:“犯什麼罪?”武士答道:“當強盜,搶劫。”靈王便轉過身來問晏子:“齊國人當強盜,是不是成了習慣?”
晏子知道楚王是故意侮辱他和齊國,便說:“大王聽說過沒有?淮南的橘柑種到淮北,味道就會由甜變苦。為什麼會變呢?因為南北水土氣候都不相同。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出生在齊國,能夠安居樂業,奉公守法,是很好的臣民,但是到了楚國就變了,不是當竊賊就當強盜,這也許是由於水土不同而造成的結果。”
楚靈主聽了晏子的回答,沉默了很久沒說話,心中感到很不是滋味兒。但他最後由怒而喜,稱讚晏子說:“早聽說你博學多才,善於應對,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令人敬佩!”
出使任務完成後,楚王給晏子送了一份厚禮,又隆重地送晏子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