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身土圓融品(1 / 2)

身心世界。四種皆一光明無量而已。光中身心安。光中世界淨。如水鏡照物。雖一切皆現。而浺瀜無有物也。佛觀一切眾生身心世界。但是一道清虗。眾生念佛。當以佛之心為心。也要將身心世界。看得一道清虗。方能入佛知見。

兩鏡光中絕點塵  佛身還以佛為鄰  心心交映無終始  剎海圓融寫一真

佛以法為身。是第一身。念此佛者。生寂光淨土。從法身上現出修行而成報身。是第二身。念此佛者。生實報莊嚴淨土。從報身自受用上。開出他受用身。是第二身影子。亦名應身。念此佛者。生方便有餘淨土。從報身上。現出大小種種諸化身。是第三身。念此佛者。生凡聖同居淨土。此乃竪說。須不見相而橫竪渾融。乃為真佛真念也。

層層高下映  獨出顯森羅  一線穿成處  千珠不較多

如此乃是淨土中分別淨土。土異身異。必待融而後融也。若知四土一心。一心四土。乃土融矣。然融淨而不融穢。非真融也。四身一體。一體四身。乃身融矣。然融極聖而不融一切聖凡。非真融也。至於觸境皆融。聖凡無二。花嚴三昧之身土。消息可商。此種境界。即佛也。

身身互映全無作  剎剎玲瓏不見痕  一切求之無可見  不妨法法普成門

一切聖身。四聖如一。一切凡聖。九品如一。一切十方凡聖。皆現目前。自觀己身與十方身。彼彼此此。即彼即此。非彼非此。土與土融。亦復如是。此種境界。即佛也。

花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  身界二塵皆如是  圓成一境普清涼

一切身一切土莫不融。一切身一土莫不融。一身一切土莫不融。一身一土。莫不皆融。此中境界。即佛也。

情與無情皆佛道  況乎生佛本圓融  智光不動無終始  十麵回環即主公

一切身中身。不礙剎。一切剎中剎。不礙身。一切剎中身。不礙身剎。一切身中剎。不礙剎身。此中境界。即佛也。

交參涉入無通塞  海印重重普發光  那有語言及文字  逢時且作法中王

一無礙。一切無礙。放出現千千。一切無礙。一無礙。收來無一一。此中境界。即佛也。

表裏玲瓏絕有無  十分情量破無餘  生平艶羨陶朱富  那識衣珠自足娛

無礙與無礙全無礙。無礙與有礙全無礙。有礙與無礙全無礙。有礙與有礙全無礙。雖一個全無礙。而不廢有。無。亦有無。非有無。四句。此中境界。即佛也。

一毫不動常如此  萬變紛紜事若何  靜臥已消無量劫  更無情緒說多羅

埽礙者亦應埽無礙。立無礙者還同立礙。埽立一時。光明具足。有琴無絃。妙音常發。

水中鹽味  分際親嘗  有人識取  雲外天香

諸仁者。我今不惜眉毛拖地。為汝指示。中人之質。須勤看彌陀疏鈔及棱嚴經。兼及棱伽法花金剛圓覺維摩等。則一乘佛境界之根本立。而淨土已圓頓現前矣。從稜嚴之有規矩。入花嚴之神明於規矩。如風無礙。如月出雲。如鏡寫燈。如珠映網。層層密密。不漏一絲。不掛一絲。神遊法界。任運而念佛。自然踏得著這一步。

圓融一念中  分明四字佛  消息全玲瓏  何為空自屈

駐雲飛十首(戒十惡也)

雞園修士 嚴一程妙現

漫說牢牲籃蛤猶關坡老情痛癢同吾性匕箸皆生命(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供養取羶腥喉嚨逕寸縱不持齋食肉依三淨(不見殺。不聞殺不為自己殺) 勸君殺業因緣總戒清。

竊玉摸金我輩原無者樣心李下冠休整馬待錢方飲 (合目冥心子細聽)但取色和聲塵根不淨宿債須償豈肯饒分寸 勸君盜業因緣總戒清。

未斷情根輪轉三途不出塵魔眷隱形影戒體非乾淨(一切眾生皆住法性三昧切莫因慧而傷定) 何況是邪婬更當猛省忍此須臾血氣登時定 勸君婬業因緣總戒清。

隨口縱橫字字都非肝肺生說鬼憑誰證有虎驚人聽 一語不天真千言難信誑習交欺千古成通病(有慨乎其言之) 勸君妄語因緣總戒清。

覆雨翻雲播弄人間事不成骨肉還滋釁道路都含憤 試問甚心情揣摩難準(求則得之)拔舌泥犁(地獄也)恐有斯人分 勸君兩舌因緣總戒清。

無愛無憎耳畔何來此惡聲盛怒尋瑕釁穢語施閨壺 張口殺機生言言太忍不見山膏善罵無人性(山膏獸名善罵出苦山見山海經) 勸君惡口因緣總戒清。

(思也。風也。氣也。幻也。夢也。決定也。巧毒也。因便也。恍惚也。因循也。庸愚隨順也 又曰。說到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與花嚴離垢之旨。同一森嚴矣。說到生靈皆赤子。乃使人恭敬慈悲之意。油然而生 又曰。孟子言嫂溺援之以手而已。今增滿其意。乃曰生靈皆赤子。恭敬好相扶。嗚呼。由是意銷。威光特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