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間,兵士回報道:“右將軍說馬上讓路。”
“什麼!”
完全不相信這個決定的王千親自來到中軍處,麵見臉色凝重的樂進。
“右將軍怎麼要撤了?”
樂進點了點頭道:“仁皇擊破了居巢。”
“哦,這不是在你的意料之中嗎?他們應該是能夠戰勝吳朝人的吧,可是我們的戰略不也早就定下了天衣無縫的計謀嗎?今天正是我們立功的大好時機啊。”
“我知道,但是辰時的快報和剛剛零零碎碎得到的一些消息讓我有點難耐了。隻好讓大家拔寨讓路。”
“什麼事情?”王千緊張地問道。
“仁朝軍隊沒有直接和周瑜的大軍交兵,他們用一種叫做‘仁皇鐵炮’的東西,把整個居巢城和兩座側城夷為平地。”
王千咕咚咽了口唾沫。
“開玩笑的吧?那又不是一間土房,怎麼夷平?”
“但是多方麵的消息都說這是真事,讓大家也別糾結啦。這仁朝看來比我們想象中的要難對付。索性北麵也給出了不能偷襲的命令,一意孤行會讓夏侯惇他們不高興的。雖然都是為了魏朝,不過我們這破釜沉舟的決定恐怕差點是害了大家。”
右將軍樂進斷糧道、襲龐統軍的戰略就此作罷。遠方的炮響,避免了一場腥風血雨。
居巢一戰,仁朝軍隊威震揚州。合肥不攻自破,守城兵將棄城而走。壽春縣令見周瑜方麵遲遲不來的指令,眼看手下千餘人根本不會是龐統軍的對手,派出使者,投降仁朝。
周瑜等人實在沒有辦法。
原來連程普都在那一戰中,被鐵炮的威力奪去了一條左臂。身邊隻有十數騎的他們全部跑回了帝都柴桑。
仁朝軍南下舒城,守城兵將堅壁不出。隨後在鐵炮的轟鳴中,北牆毀成了幾段,城內千餘人膽顫心驚的做了最後的殊死抵抗,全滅收場。這就是幾股重要軍事力量被擊破後的連鎖反應。除了帝都還有二十萬軍隊堅守外,其他地方都是無力自顧的。
在仁朝軍奪下居巢後,在始新的徐庶就收到了龐統的文書。他出兵西擊鄡陽。守城兵將不過兩千人,被他小股力量誘開城門後,殺入城內,輕鬆占據。
龐統向其他吳朝縣城發出了勸降文書。最近的皖縣縣令是周泰的族人周凡康,拒絕投降,且回複的文書出言不遜。
龐統再造鐵炮,以四百門鐵炮散步在縣城四周。一聲令下,鐵彈碎石震天。皖縣縣城在一個上午的炮擊後,城牆不複存在,城內一些區域被夷平。周凡康在炮擊剛開始時就死於東門城樓中,粉身碎骨。此戰嚇得吳朝人惶恐不安,淮南縣隨後求降。
就在這樣的局勢下,於皖縣短暫休息的龐統見到了一名特殊的使者。竟然是執掌吳朝內政和運糧工作的司馬懿。
他說話開門見山,道:“在下見仁皇隻為求降一事。眼下仁皇威震揚州,民心已服,我皇已經知道了抵抗下去是滅有必要的。遂令我來談妥後事……”
“簡單,我給他個王位,讓他繼續享福。其他大臣一並招安,有能者繼續做官。”龐統冷靜地道:“這就是我的行事風格,還請回去稟報了。”
仁朝四年元月中旬,龐統大軍被吳朝文武迎入柴桑。這是孫權舉國投降的日子。吳朝二軍二十萬退出城池,在外麵列陣,全部丟盔棄甲,接受收編。
大軍浩浩蕩蕩奔馳在貫穿東西的大道上。大隊人馬前行,龐統在中段。
“柴桑果然富足。”龐統看著街頭跪拜在地的百姓身上的衣服,以及繁華的街道。他皺了皺眉頭。“隻不過我總有點不安。似乎事情永遠不可能太順利。”
一側的薑維笑道:“收複揚州後,天下統一的大業就在眼前啦。皇上不要多愁善感了。到了內城後,就能看到他孫家老小和家臣跪伏在地的情景了。勝利啦。”
龐統點了點頭。
他們過橋的時候,一抹黑色的人影竟然從橋下翻了上來。顯然埋伏已久。他手持一把很長的細刀,連砍數騎下馬,身手敏捷。
一片混亂。
“護主!護主!”
有人不斷嚷道。可是就連陷陣營的人都沒能遏止這個人的步伐。臧霸在不遠處縱馬過來,卻是由於人群過於擁擠而通行不暢。正心急如焚的時候,那身穿黑色便服的男人已經逼近龐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