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地鄉親們差不多全到了,就連裏正兩口子都一早就來了。但自家外公和舅舅五人還沒來,周氏見了主動提議等親家到齊再開席。

張岑氏卻不肯,說是不能因為他們幾個人而擔擱吉時。雙方爭執著,最後裏正站出來當和事佬。

“兩位嫂子別爭了,如果吉時到了還沒來就先打鞭炮再慢慢入坐來等。”

兩人想想覺得方法可行便都同意了。

巳時剛過,外公張軍財和舅舅張樹根帶著大表哥和表弟妹姍姍來遲。

“怎才來?那麼多人就等你們了。”一見來人,張岑氏就是一頓牢騷。

“去鎮上買東西花了點時間。”張軍財解釋著,揚揚手中的東西“不是第一次見三個小外孫嗎?”

“好了,快進去見見親家。”見他記掛小孩才遲到,張岑氏不好多加指責,幸好吉時沒過。

“娘。”“奶奶好。”張樹根父子見張岑沒說話了才開口問好。

“哎。我帶你們過去。”張岑氏轉身進院向周氏坐的地方走去。

“親家,真對不住了。”見了周氏張岑氏一臉陪笑著。

“沒事,沒事,到了就行。”周氏忙起身相迎一下。

“老頭子,這是親家母。東生,南生,柔兒快叫奶奶。”張岑氏介紹大家認識“親家母,這是我家老頭和幾個小的。”

“奶奶好。”張家兄妹禮貌地打著招呼。

張軍財礙於男女有別隻點頭示意一下,就讓張岑氏帶去見見親家公。

見過親家公,林老爹拉著他坐下一起喝酒。

張岑氏又帶著幾個小孩去見張氏,至於張軍財見外孫等到酒席過後再說了。

見過張氏,張岑氏吩咐張樹根帶著孫子東生南生去幫忙後就將小的交給大丫姐妹照看。

林大郎請大家入座,將自家爹爹、嶽父和裏正安排在一桌。周氏,張岑氏就陪著林昭輝的末來嶽母和隴家養的嫂嫂田氏坐一處。

婦人坐那談的無非就是家人,兩位親家稱讚著自家女婿。周氏就稱讚著孫女婿。

今天的隴家養一大早就來了,一直呆在廚房燒火。這是這地方的風俗,女婿大都坐在廚房燒火吃飯。

周氏與張岑氏將隴家養一頓誇,說是田氏教導有方。父母早亡長嫂如母,田氏連連擺手直說不敢當。雙互稱讚一會正午就到了。

林大郎請林老爹和嶽父張軍財點響第一炮。

鞭炮叭叭不斷地響起,一口氣響完也代表以後新宅的平順。

再次入座酒席也正式開始了。

今天酒席的飯菜比起上次又好上許多,足足十道菜,當然那些菜色都是土杏兒出的主意。

起先上了一道冷碟拚盤,然後是肉泥,骨頭湯熬的筍,鮮鯽魚,紅燒豬蹄,爆炒豬肚,白切肉,一碗雞湯,再就是梅菜扣肉,最後是一個小菜冬瓜。此外還每桌備了一小壇白酒。

除去豬肉和鯽魚貴些,就連豬蹄都十分便宜。但按照土杏兒的方法來做卻平白好吃的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