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留出的小路

實習時接手了五年級的一個班,這個班管著學校大廳的衛生。每天早晨,學生們都要把大廳裏土黃色的地磚用拖把拖洗一遍。幾天後,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天我檢查時,大廳裏總有一條地磚是幹爽沒被拖過的。臨到上課時,才由一個孩子去把那條地補拖好。

我決定以身作則,給孩子們做一次示範。我從學生手中接過拖把,三下兩下把那條地拖得很幹淨。

那個高個子男生站在那,紅著臉叫了一聲“老師”,我以為他是不好意思,可沒想到他說:“老師,那塊地先不能拖。”

“不能拖?為什麼?”我問。

他沒吭聲,轉身跑回教室,拿來一塊幹抹布,幾乎是跪在那條地磚上擦上麵的水。我站在一邊不知所措。

男生擦幹地,急匆匆地拉著我站在走廊一邊。這時,學校的大門開了,學校圖書室的徐阿姨拄著拐杖走了進來。我一下子明白怎麼回事了。

徐阿姨細細的拐杖踩在地磚上,我看到旁邊的男孩眼睛緊緊地盯住拐杖頭,緊張得仿佛不敢喘大氣。還好,徐阿姨並沒有發覺地與往常有什麼不同,她甚至沒看到站在走廊一角的我們,很平穩地走了過去。

高個子男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之後,我從他的嘴裏聽說了這個學校最美的故事。

徐阿姨從前是這所學校的老師,一場車禍讓她架起了雙拐。學校為了照顧徐阿姨,讓她管了圖書室。徐阿姨每天搖手搖車上班。拄拐進教學樓。那一陣,徐阿姨常常會在大廳裏摔倒,隻因為徐阿姨上班時,學生們剛剛拖完地,拐杖踩在濕地上,太滑了。

學生們上來扶徐阿姨時,總會看到她臉上的沮喪與無奈。為了不摔跤,徐阿姨甚至每天提早來,趕在拖地之前進辦公室。男孩說:“阿姨身體本來就不好,還要早起,多累呀。”後來,有同學出了個主意,每天拖地時,留一塊磚那麼寬的小路先不拖濕了,等徐阿姨走過去,再來拖。這個辦法很好,從此,徐阿姨很少在學校大廳裏摔跤了。

自那以後,每個五年級畢業時,都會把這個小秘密告訴下一個接任大廳分擔區的五年級學生。學生們都會自覺地把這條小路留出來。

男孩講這個故事時,眼睛裏有種幸福的光芒。

從前在書上看到劍橋大學特意為出行不便的霍金修了一條方便輪椅出行的小路,而在這所普普通通的小學校裏,孩子們用愛為徐阿姨在大廳裏留出了一條小路。這份尊重與愛,是同樣的。

陽光透過大廳寬大的玻璃照進來,大廳裏濕漉漉的地磚漸漸幹了。而大廳裏那條永遠最後幹的小路所代表的溫暖則永遠留在了我的心裏。

鑽石擁有了閃亮的光芒,才具有了其他石頭沒有的珍貴價值;人擁有了善良高貴的心靈,才讓自己的人生如同煙花一樣的燦爛。有時候,即使你所做的隻是一個小小的默默的付出,但已經足以感動整個世界。

(風為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