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1)

第十五章第7節【色彩小語】美術作品中的黑色

黑色在中國文化中具有一種神秘之感,是一種莊重而嚴肅的色調。同時,黑色也代表了衝動和無盡的力量。美術作品中的黑色能充分體現作者的主觀情感,同時能夠起到對別的顏色的調節作用和對畫麵的氣氛的營造功能。由於美術作品需要多重色彩的設置,所以黑色的作用不能小覷。可是,在美術課堂中,學習繪畫的人常常把黑色看做是一種不重要的顏色,或者人們常常會輕視黑色的作用,而將其從自己的調色板中拿掉。

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盡管在繪畫過程中我們可能很少用黑色,或者一些人懼怕用黑色,是因為黑色如果用不好,就會影響到整幅畫的色調和質量。可是,如果我們對黑色的性質和特點能夠做到充分的了解,那麼就能讓它特有的功效和魅力恰如其分地發揮出來。

1.黑色的功效

黑色是與白色對立的,二者同屬於非彩色係列。沒有黑,就不會有白;沒有白,就不能顯出黑。所以,黑與白是統一存在的。在繪畫藝術中,很多人會在白紙上寫生,對白色的運用居多,但是隻有黑色與白色的結合,才能更加明顯的刺激視覺,從而起到讓層次更加鮮明的作用。

黑色是沒有色調和飽和度的,但是它具有明度,能夠對色彩起到調和的作用。我們說,色彩是抽象的,但顏料是物質的,不同的顏料能夠調製出不同的顏色,比如用紅、黃、藍三種互補的顏色就能調製出黑色,而調製出來的黑色,更具有獨立性。同樣,黑色與其他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能夠通過改變其他顏色的明度,來調製其他不同的顏色,讓其色彩更加有層次感,更能加深感官上的刺激。

2.黑色在美術中的發展和應用

在中國畫中,黑與白巧妙地安排,黑色與其他顏色相互調和,從而形成了美的典範。早期的敦煌壁畫,也同樣運用黑色在色彩中的屬性,變化其他顏色的明度,起到協調和緩解的作用。我國民間的臉譜、年畫等也都體現了黑色的獨特作用。

在西方的繪畫藝術史上,黑色同樣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十七、十八世紀的宗教壁畫,或者人物畫中,黑色都是大師們需要處理的一個重要的顏色。被稱為第一位探討光色的畫家——透納,也曾嚐試過用黑色作為背景的理想色,雖然這位畫家不是現實主義者,但是人類繪畫藝術中對於顏色的調配和使用,從他這裏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十九世紀,印象派畫家在藝術領域裏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他們主張光和色的研究,並且打破了傳統,對黑色進行了係統的研究和探討。通過實驗,他們把黑色或與其他色和諧地搭配在一起,達到了更合理、更有機的結合,對以後的西方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由此可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在繪畫領域裏,都不能否認黑色的獨特作用,黑色作為一種畫麵處理和調配其他顏色的基本色,是畫家沒有辦法規避的顏色。所以,人們隻能在前人的基礎上大膽地嚐試,不斷地開拓和創新對於黑色的運用,而不能漠視黑色的作用,或者將它從自己的調色板中剔除掉。

3.黑色的運用

盡管黑色在藝術領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黑色的運用,也要格外地謹慎。因為這種顏色經常會給人壓抑、沉重之感,讓人的內心感到不安,或者產生消極的情緒。

在創作過程中,人們可以選擇黑色來表達特定的主題。比如說,表現反對戰爭或者反對環境汙染等主題,我們可以選擇黑色的背景或者文字來營造一種嚴肅的氣氛,讓人們意識到這種行為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表達主題。

綜上所述,了解了黑色的特點和功能,我們就能夠更好地將其運用在美術的領域裏,讓其發揮出自己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