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1 / 1)

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南北朝十六國時,前秦的國君苻堅興辦學校,曾下詔要求各級政府保薦“孝”、“廉”、“文”、“正”的人才,還設置博士教授儒學經典,並設立考察的製度,期望民興國強。

他去視察大學(太學),詢問課程設置情況時,發現沒有人講《周禮》,他認為這是主要的課程。

苻堅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現在國家富強算得上“倉廩實”了,但是竟然沒有人會講《周禮》,算不算不“知禮節”呢?會不會有人笑話前秦“不知禮節”呢?一想到這兒,苻堅心裏就很不痛快。

可是到哪裏去找人教授《周禮》呢?

博士盧壺對苻堅說:“經過喪亂,各門課程已大體恢複,唯獨禮樂,找不到懂《周官》的教授,所以沒有開設。我發現太常韋逞的母親,精通《周官》音義,現年八十,但耳不聾眼不花,可以教授後生。”韋逞的母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宣文君姓宋,出生於一個儒學世家,幼年喪母,由父親一手撫養。父親傳授給她《周官》音義,並囑咐她說:“咱家沒有男孩,你雖然是女孩,但是很聰明,你要好好學,千萬不要讓它失傳了啊!”她牢記父親的教誨,身經喪亂,始終背負父親所授之書,不斷溫習。

她結婚後跟隨夫姓,人稱“韋宋氏”。韋宋氏婚後生了個兒子,叫韋逞。

韋逞年幼時,韋宋氏白天打柴,夜裏教兒子讀書,終於將他撫育成才,做了前秦的太常。

苻堅求賢若渴,了解韋宋氏的身世,當即就答應了。

但是,古時候的女子不能隨便出門,也不見生人。怎麼辦呢?

韋宋氏想了一個辦法,既不妨礙教學,又不違背當時的禮教。

她在家裏設立講壇,大學裏的百十名本、專科生一股腦兒塞進院子,敞開廳堂的大門,以紗做門簾,在簾後傳道授業解惑。

韋宋氏死去後諡號為“宣文君”,這就是韋文。她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博士的稱呼,始於戰國。以後,曆代封建王朝都在學府中設博士,如晉朝有國子博士、唐朝有太學、國予諸博士,作為教授官。前秦的宣文君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封建時代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婦女得不到和男子相同的受教育機會。隻有少數例外者因種種機緣而成為德才兼備、名震一方的學者,乃至於一代師表。宣文君姓宋,名字已失傳。她的名字失傳是因為古代女子地位低,沒有專屬的名字,出嫁後跟隨夫姓,被稱為“某某氏”。如宣文君就被稱為“韋宋氏”。女博士的名字尚且失傳,別的女子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