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飛思從去北京進修至今,又是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她給部隊寫完那部劇作後很快就進入了期末考試。考完後她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一個讓孟飛思深感意外的電話卻又一次改變了她的命運。
原來海拉爾地區廣播電台來電話通知她,讓她年後馬上到電台報到。孟飛思不知是誰為自己做了這樣的好事,一夜之間就解決了自己的工作問題。她百思不得其解,再次踏上了千裏迢迢的回家之路。
她在家僅僅待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正月初八就動身去海拉爾地區廣播電台報到。這個電台坐落在海拉爾市最繁華地區,一座不大的小院裏,高聳雲霄的電台發射塔矗立在一座三層精致的小洋樓旁。播音大樓麵對著大街,編輯部、記者部及廣電器材銷售部等建築雖然都是平房,但卻規劃得很新穎而別致,正好圍成了一個很規則的四合院。這是一座花園式的新聞單位,孟飛思一走進這個小院,心裏就暗暗地驚呼,好美的景色啊!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感頓時深深地吸引住了她,雖然還沒有開始報到,她就已經喜歡上了這裏。
孟飛思走進了院裏尋找主編辦公室,所有見到她的人都以好奇的目光注視著這個陌生的來客。孟飛思找到主編後才真相大白,原來主編就是參加省廣播電台培訓班的同期學員武文凱,他是一個長得瘦高、皮膚白淨、約五十多歲、很有學者派頭的人。這位武主編早年考入上海複旦大學,在一次運動中因說了幾句過激言論而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從此厄運便伴隨著他度過了風風雨雨幾十年的艱難歲月,直到“文革”後才得到平反昭雪。根據他非凡的才華和高超的寫作才能,他被地區黨委破格安排到了這家廣播電台,經過他的努力終於又被提拔為電台漢編部主編。
報到後,孟飛思趁辦公室沒人時馬上好奇地問主編:“請告訴我,是誰將我的工作手續辦到了這裏?”武文凱向孟飛思講述了調她來的全部經過。
原來,在參加培訓班期間,這位知識淵博的前輩就從眾多的學員中慧眼識人,發現孟飛思是一位潛質很好的新聞人才,就希望能夠重用她。眼下電台嚴重缺乏高素質的采編人員,加上孟飛思的工作還未落實,他就極力向地委宣傳部和各級領導推薦了她,介紹了她的過人之處,希望能調來充實記者隊伍。地區黨委和宣傳部對武文凱力薦的人選很看中,於是孟飛思這個讓領導們尚未謀麵就定下來的人選被作為特殊人才納入了電台記者隊伍。宣傳部派人帶著商調函前往孟飛思所在的公司去調她的檔案和人事關係。
這一切手續辦完後,卻在艾賽克縣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孟飛思在縣裏不曾得罪過什麼人,也沒什麼仇人可言,那麼這股阻力來自於哪裏呢?原因很簡單,地區廣播電台的成立,是艾賽克縣廣播站所有多年從事新聞專業的記者們所向往的地方,沒有一個人不削尖了腦袋想往裏鑽,但他們卻與此無緣。沒想到孟飛思這個外來戶,幹過新聞沒幾天的門外漢卻被特別錄用,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羞辱,是沉重的一擊。這鐵一般的事實激怒了以“風流種”為首的一幫記者、編輯們強烈的嫉妒心,並促使著他們四處煽風點火。他們聯絡了和孟飛思根本不認識的一幫人給地區黨委和宣傳部聯名寫信告狀,搗杆子,極力阻止地區黨委和宣傳部錄用孟飛思,信中的主要內容是:“她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一個不可一世的人……”除此以外,其他什麼罪名也羅列不出來。
地委領導接到這封信後再次坐下來切磋,經過一番研究探討,一致認為一個能夠野心勃勃的人,證明此人定有遠大的誌向和抱負,一定是一個能力超眾的人;一個不可一世的人,絕對是一位非常具有拚搏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經過再次慎重研究,他們終於決定:“這人我們是要定了。”各級領導衝破了來自各個方麵的壓力和阻力,終於大膽破格錄用了孟飛思。告狀一夥人的舉動,不僅沒能阻止孟飛思調往地區廣播電台,反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孟飛思聽完了武文凱講述的一係列讓她感到驚心動魄的事件後,心裏感慨萬千,激動不已,她沒想到進這樣一家新聞單位,竟然圍繞著自己發生了這麼多事。
孟飛思又先後去拜見了風度翩翩的蒙巴特台長和精明深沉的孟書記,並和他們進行了溝通和交流。總算將該拜見的菩薩都見過了,之後主編又帶孟飛思去宿舍為她安排了住宿。女生宿舍裏放著四張單人床,她將自己的航空旅行箱放在裏麵的一張空床上,武文凱將她安頓下來後就走了。
這時孟飛思看到她的對麵床上睡著一位滿頭金黃色頭發,皮膚極白,長得非常年輕漂亮的姑娘。漂亮姑娘睜開了眼睛看著孟飛思,孟飛思很禮貌地對她微笑了一下,問了聲:“你好!”她沒想到那姑娘竟然微笑著用一口非常標準而流利的普通話也向她問了一句:“你好!”孟飛思一聽她說話,看著她那張美麗的臉孔,馬上就對她產生了好感。這個女孩對她也有了很大的興趣,馬上從被窩裏鑽出來開始興致勃勃的和她交談起來,沒想到這兩人是越說越興奮,越說越高興,最後這位漂亮姑娘竟然抱住孟飛思高興地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