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異鄉創業(1 / 2)

現實迫使孟飛思無法在家裏待下去了,她馬上去車站買了車票,連夜逃離了首府,來到了一個風景秀麗而又偏遠的小縣城,隱姓埋名,過起了隱居生活。她在一個農民的小樓房裏住了下來,用女兒給她的幾千元錢,租了一個小門麵房,買了幾樣電器廚具和開飯館用的必需品,獨自開起了一家水餃館。籌備完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後她身上隻剩了十幾元錢,好在她已在冰箱裏儲存了一冰箱的凍水餃。

孟飛思是個善良文雅之人,不忍心坑害人,包餃子時隻怕將肉放少了,又怕將餡塞少了。所以她包出的餃子個兒大味道好,極其鮮美可口。從營業第一天開始,凡是吃過的人便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小縣城裏傳開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紅火,她就越來越忙碌。

白天她在不停地為客人煮餃子,洗刷碗碟,竟然忙得沒時間包餃子,隻好用晚上十二點以後的時間來包餃子。這樣她整夜整夜地埋頭苦幹,每天都是到天亮前一兩個小時才能將一大盆餡包完,之後隻能和衣躺一兩個小時,爬起來再接著幹。

孟飛思的生意如此之好,人們不禁想到她肯定每日都有大把的鈔票可賺,但幾個月下來一算賬,她不僅沒賺錢,反而將自己每天賺的錢都賠了進去,還麵臨著交不起房租的困境。其原因就是她將所有的利潤都獻了愛心,給顧客吃了,再加上裝修店麵花去了好多錢,每月要付水費、電費、房租費,還要上交工商費、稅費、衛生費,還有一些不可預見的費用。

就在飯館快要開不下去的時候,孟飛思接到外地一位新聞界朋友的電話說:“有個礦山搶險隊想請個大腕寫篇報告文學,我想要寫好這篇文章非你莫屬。”她同意了,馬上關了店門,快速趕到一千公裏以外的那家企業,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為這家企業寫了一篇長篇報告文學。她考慮到企業的困難,僅收費三千元,就讓這篇報告文學先後在國家安監網、國家安監報及省報上全文登載發表。文章的發表在全國掀起了一場安監熱,讓人們對這個全新的行業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人們對這種特殊行業的認知和敬重。

人們還是意外地發現了孟飛思的真實身份。一天,一位年輕律師帶著一位鄉裏學校的校長來找她,告訴她這位校長是通過群眾公開選舉出的校長,現在卻被書記無緣無故解除了校長職務,打壓下來,做了一位看大門的校衛。

打官司很麻煩,既浪費錢財又耗費時間,希望能通過政治途徑來解決。孟飛思了解了情況後,覺得這是腐敗案件,出於正義同意幫那校長解除他的困惑。她一邊忙於生意,一邊抽空給縣上各級領導寫材料,反映案件實情。材料遞上去後,很快引起了縣各級領導的重視,並馬上組織人員進行調查取證,查出了縣教育局局長貪汙腐敗,受賄他人財物,夥同他人打擊正直善良之輩,造成了此等冤假案情。此事很快得到處理,有關部門對教育局局長進行隔離審查,書記開除公職,校長官複原職。

孟飛思的店麵雖小,卻是一個三教九流,人流、信息流會聚之地,縣上各類民情,稍有風吹草動都可從她的小店裏反映出來。孟飛思在此掌握了大量民情方麵的各類案情,凡是有求於她的,她都予以援助,她的這些作為在不同程度地為黨和政府化解著各種矛盾和糾紛,保護了政府的聲譽。